文字实录:
董保存: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何以能无敌于天下。
当年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到中国访问的时候,他曾经说过。所谓军队:第一不要和中国的陆军作战;第二,不要进攻莫斯科。实际上这就是说我们这支军队有着非常强大的战斗力。其实中国共产党从开始创立这支人民军队的时候,就已经把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问题放在了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讲,首先是我们这支军队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这支持军队无论是从八一南昌起义,从秋收起义,还是从广州起义等等,一系列的起义创建了我们这支人民军队。这支军队的成员,组成这些的最基本的元素,也就是士兵,他们的来源无非是从两个方面来的。
其实这个题目主要是讲我们人民军队的兵员问题。人民军队的兵员问题是我们讲的战斗力问题。我们说一支军队要无敌于天下,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第一要有指挥的正确,第二要有战士的勇敢,这两条缺一不可。
我们今天主要讲士兵的问题,讲兵员的问题。怎么样让我们的士兵勇敢?我们经常说我们要有一往无前的气概,要有战胜一切敌人的勇气,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甚至是前几年的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和我们出版的小说《亮剑》,所谓的“亮剑”精神,实际上都是说的这个问题。
怎么样才使我们的士兵个个勇敢顽强?其实这是各级指挥员一直考虑得问题也是我们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第一因素是人,首先就是士兵。我们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我们的兵员,我们的士兵,首先讲清楚他是从哪里来的。
大家都知道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所谓共产党领导的“八大起义”、“十大起义”,这些起义就造就了我们这支军队最基础的力量是什么?最基础的力量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当时起义的革命军,就是那个时候所谓的国民党军;再有一个就是所谓的农民起义的队伍。主要来自于这两个方面。工人赤卫队也好,他们组成了我们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基础兵员。这个基础兵员,本身它具有很多优点,同时它也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这两种力量都有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农军,农民起义、秋收起义当然是农民起义了,无论是秋收起义,还是其他的农民起义的队伍,他们进入到我们的队伍以后也带来了多的问题。
首先,就是巩固队伍。特别是我们初创时期,发生了很多的很有意思的事情。当年我跟随肖克将军到湘南起义60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他曾经给我讲起,当时湘南的农军,也就是后来上井冈山的所谓的朱毛会师,它是讲的朱德率领湘南起义的部队和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在井冈山回会师这个期间,后来所谓的29团、30团,实际上都是湘南农民的队伍。肖克上将当时是我们这支队伍里的一个副连长,经历井冈山八月失败的时候,这个队伍就发生了大量的“发妖疯”的活动,“发妖疯”这个妖字,到我目前为止,我反复地去问也没有考证清楚到底是妖魔鬼怪“妖”,还是谣言的“谣”,反正就叫“发妖疯”。他说那个时候“发妖疯”非常的厉害,经常是有时候晚上突然有一个人在那里喊,“跑啊”,一下整个一个房子里的队伍,一个排,甚至一个连就跑光了。这种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叫非战斗减员。
大家都知道,特别是我们这支军队初创时期,各种各样的艰苦困难的条件,就造成了部队的一种是战斗减员,一种是非战斗减员。
非战斗减员当时的情况非常的严重,他曾经讲,在所谓的八月败,就是红军的队伍离开井冈山向湘南发展。后来毛主席去迎接湘南的队伍回来,在这个路上,他所在的红29团的部队基本上都跑光了。他的连队当时没有跑,是怎么回事呢?当时有人在那儿“发妖疯”的时候,萧克将军当时拿了一根棍子,站在门口,大吼一声,“谁也不许动!”。他自己就说,当时我没有想更多,我只是觉得队伍不能散,所以就留在了这个地方,留下了红29团唯一的连队。这就足以说明在红军初创时期,它的队伍的巩固、兵员的巩固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另外,咱们从起义的部队里面,从旧军队过来的无论是长官还是士兵,到了我们这支队伍以后,同样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刚才我们说到的,战斗减员,也有非战斗减员。在这些人当中,在这些队伍当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旧军队当中的军阀作风问题,还有肉刑问题等一些事情。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妨说到,我们在古田会议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对我们后来成为共和国上将的郭天民同志的一段话。当时在开会讨论的时候说到当时我们军队里面有体罚战士、打骂战士,甚至有其它更严重的枪毙炮兵等等事情。毛主席当时用开玩笑的口气,且是很严肃地问,我们当时是三纵队下面的一个大队的大队长郭天民同志。说天民同志,人们叫你郭铁将,你现在还打兵吗?这个是当时给郭天民起的外号。为什么?因为郭天民同志后来自己也说过,由于他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他在旧军队里带兵的时候,就曾经有很多体罚战士的行为,再加上当时的条件艰苦,我们部队的战斗力确实也有问题。他带兵的时候,他对有的士兵,在突然情况来临的时候,表现的不佳,他就采取了一些非常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些士兵。甚至有一个班长开小差跑掉了,还留下一张条子,这张条子说:“我不是怕死,而不是怕挨打。”这个事情在郭天民同志那里,当时郭天民认为“不打不成兵”,因为不打他怎么能跟着我好好打仗呢? 我在前面冲,他在后面跑了怎么行呢?在这样的状态下,实际上这是旧军队所带来的这这样一些东西。对于这些东西我们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的时候,其中一个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讨论、在谈这个问题。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郭天民同志被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的一段话,讲的他心服口服。他后来自己曾经说,毛主席当时跟我谈话,跟我说:兵靠打是不行的,要感情带兵才能够把这个兵带好,才能够让他真心实意地跟你去打仗,跟你去消灭敌人。郭天民同志后来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他说这个事情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刚才我们说到的无论是萧克同志讲到的农军队伍的巩固问题,还是刚才说到的过郭天民同志(上将)对待部队里边有些士兵的态度问题,这实际上都是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个队伍怎么样把它巩固起来,怎么样让我们士兵的战斗力,能够真正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队伍。
我们所有讲到的这些,是说我们在当时红军初创时期,我们人民军队初创时期,我们党怎么样在一步一步摸索我们的兵员问题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