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
李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
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网友,上午好!今天有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想交流的题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若干重大问题。
大家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它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这段历史里面,我们一般通常讲它是通过了5个大的时期。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党的创建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大革命时期,也叫国民革命时期;第三个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四个是抗日战争或者叫全民抗战时期;最后一个阶段是解放战争时期,就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这28年的历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这28年的历史,它的主流和主线是什么东西呢?它的主线,或者叫它的主题,就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去努力奋斗的历史。这个东西具体的表现出来,就是在这个时期里面中国共产党做的一件大事,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那就是领导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一件大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根本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在世界上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在28年历史的一个本质,它就是真正的代表了中国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以说这段28年的历史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在这28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刚才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经过这么5个大的时期,从开始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13个代表,代表50多名党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的党员发展到了400多万,到现在有更新的统计,到1979年年底的时候将近7800万。共产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它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从历史中间若干的重大问题,其实也是反应中国共产党历史主流的一些东西,把它提炼出来,概括有三个大的主要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28年的民主革命的历史,实际上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的历史,所以我们简称为共产党的奋斗史。
刚才我讲到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历史,首先它的本质和主流就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奋斗,28年是它的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这个奋斗是有一个目标的,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要为了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所以它成立的第二年,就是1922年召开第二次党的代表大会时候,非常明确地制定了一个民主革命的纲领,这就是反帝、反封建,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了实现这个纲领,整个的民主革命时期,都是为了实现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向着更远未来,再一步一步部分的向着更美好的目标去前进。为了实现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了广泛的工农群众运动,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地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把中国的民主革命在1925年“五卅运动”为标志,掀起了一个高潮,在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等等。在这个过程里面,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开始有一定的发展,由最初的50多个人发展到了100多,发展到的400多人,发展到大革命后期,就是我们后来讲的1927年汪精卫和蒋介石先后叛变革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党员已经有了4、5万人了,但是由于这个时候我们共产党还处于一个幼年的时期,加上敌强我弱,加上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受到共产国际的一些错误指导,所以大革命失败了。但是失败了以后,共产党的纲领没有放弃,尽管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尽管有很多的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敌人所屠杀,但是高举着革命旗帜的中国共产党人,照样坚持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紧接着就是召开了重要的八七会议,接着就举行了著名的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当然其中的八一南昌起义,是八七会议之前就开了。接着八七会议以后的非常著名的就是秋收暴动、广州起义,还有1928年初的湘南暴动,还有大大小小的一二百次的大小起义。这些起义是干什么的?就是落实我们党在革命失败以后,继续坚持革命的纲领,要继续进行民主革命。这是时候提出的具体口号就是大家熟悉,就是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所以这个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都坚持着土地革命大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原来在中国长期延续下来的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过来,把这些土地分给贫苦地、没有地、少地的农民群众,这样就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的热情。同时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就是举起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因为之前已经证明了,没有革命武装、没有我们的人民军队,我们不可能有革命的政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武装斗争,开始创建我们的人民军队。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到今天它还是建军纪念日,就是这样得来的。整个的中国革命都印证了这么一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这个时间,共产党就开始独立地打起自己的革命旗帜,来领导中国革命,来实现它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这个是艰苦的奋斗,非常的不容易。从秋收起义开始的目标,还是想进攻大城市,打长沙,但是打不下来,因为敌强我弱,当时起来暴动的除了很少一部分的正规部队以外,大部分都是农村革命军、农村自卫队,都是梭镖、大刀,这些非常简陋的武器,怎么可能和敌人的正规部队去作战呢?所以说最后毛泽东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就是想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进攻,去到井冈山修身养性,去保留革命的火种,最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让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所以说井冈山的道路,在这一点上,是开创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道路的非常了不起的开端。
紧接着以后,就是我们很形象说的“井冈山革命道路通天下”,全国各地的其他地方的武装斗争就开始向井冈山学习,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里面发动农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然后进行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政权,当时叫苏维埃政权,实际上就是工农兵代表大会,也就是工农民主政权。这样使革命由低潮又转为高潮,或者叫革命又走向了复兴,这个力量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到了1931年的时候,在现在的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这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为了反帝反封建最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就有了一个雏形,就是中华苏维埃的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这个时候作为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席,大家都尊称他为毛主席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
但是我们党内当时不太成熟,也受到一些左、右倾的影响。尤其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在这个党内就逐渐地滋长起来。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就开始骄傲自满,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加上对国家的整个国情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有一些具体的政策上掌握的也不充分,所以左倾错误逐渐在党内滋长,占了统治地位。这样一来,本来设在上海的中央机关也站不住脚了,加上有叛徒的出卖,像顾顺章、向忠发这些经不起革命斗争考验的叛徒。被出卖了以后,中央被迫地撤到了农村,撤到了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这样左倾错误也随之而来,所以毛泽东个人也遭受了很多的挫折,把他指挥军队的大权撤了,让他去养兵,或者让他到农村里面搞调查研究。这个时候毛泽东也一点没有闲着,很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包括以后的农村调查的很多成果,都是在他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期间进行反复地思考以后提出来的。
在这个基础上,就到了前四次反围剿。国民党当时的主要精力都在剿灭共产党,他把共产党作为一个异端,作为土匪,要消灭。他就发动的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前四次反围剿,我们都取得了胜利,到了第五次的时候就不行了,尤其是中央根据地越打越小。红军,包括中央的机关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我们号称的红军长征就开始了。这个时候的长征叫战略转移。当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艰苦,当时就想中央革命根据地呆不住以后,就尽量向红二、六军团,就是湘鄂川黔根据地转移,和他们去进行会师。在这个过程中间,经过了一道封锁线,发现蒋介石这边已经发现了共产党的意图,知道中央红军想和红二、六军团会合,所以把口袋张开,等着红军往里面钻。如果还要坚持原来的路线,红军有可能就全军覆没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就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会议。前面有黎平会议、通道会议,后面1935年1月份有著名的遵义会议,改变了原来左倾错误的领导,把真正比较熟悉、了解中国情况的毛泽东重新请回来,请到中央的指挥岗位上。从遵义会议以后,中国革命就由按原来面临非常危险的关头又重新走向了革命,重新获得了生机。真正能够打败国民党蒋介石的围追堵截,真正最后赢得红军长征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