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老兵俱乐部>>老兵英才>>公务员>>正文

“老兵”周世友:种植椿树村的春天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朱 达 胡广飞责任编辑:李丽娟2011-08-17 09:12

 

一座新农村,寄托一名共产党人的梦想

对别人大方,对自己抠门。

周世友长年患有关节炎、高血压和心脏病,特别是高血压让他经常感到头昏不已。医生让他每天吃3粒降血压药片。按理说,买上一瓶稍贵一点的降血压药,也花不了多少钱,一瓶够吃上个把月。周世友吃的是几分钱一粒的“地平片”。同事们都说:“你为公家、政府做那么多事,找组织报销点车费、药费,你也好减轻点负担。”他说:“这些事都是一名党员的分内事,怎好凭这向组织开口。”

周世友随身装着一个电话本,本子上写满了各类电话号码,他笑称这个本子为“号码百事通”。这些电话号码,已经积存了10多年,除了和自己结对认亲的部分困难群众外,有不少是民政、医疗救助、团委、妇联等部门和行业的电话。周世友说,有了这些号码,平时群众有什么需求找到他,他如果一个人办不了,就会想方设法寻求政府部门及亲朋好友合力解决,于是乡亲们叫他“义务村书记”“名誉村委会主任”。

经他牵线搭桥,安徽银源家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000万元,在椿树村背后的荒山建造一座大型种鸡场,这项造福椿树村乃至周边村民的工程已经破土动工。这些年,从退耕还林到农网改造,从修路植树到春播秋收,椿树村的每一步发展,都留下周世友忙碌的身影。如今,椿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5个村民组全部通上砂石路,80%的农户住上楼房,人均年收入翻了几番,昔日的“破烂村”一跃成为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周世友的使命只有一个: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用劳模奖金和借的6000元钱从集市上买了45只山羊送给五保户让老人饲养,为他们生活解决物质保障。这些年,周世友多方筹集资金,在村里建起一座养老公寓,他说:“农村养老体系完善了,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就站不住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就好落实了。” 周世友说:“扶贫帮困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就像当年为了革命胜利总得有人去牺牲。”

人心换人心,玛瑙兑黄金。镇党委书记曾对周世友说过这样的话:“椿树村的群众离不开你,因为你是我们的恩人,你在群众心目中就是党的代表。”椿树村村民流传着一句歌谣:“老周同志到椿树,庄前屋后都种树,先挖河塘后修路,群众三年能致富。”

好事做多了,乡亲们都说周世友是活着的焦裕禄。他说:“我比不上焦裕禄,但我要学习焦裕禄。”这些年,周世友先后10次被省市评为“优秀军转干部”,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人民满意公务员”,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一座社会主义新农村,寄托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梦想。2009年5月,周世友从六安市金安区林业局绿化办主任位置退下来后,当天就将办公和生活用品搬到椿树村。他矢志不渝续写驻村新篇,协调和动员各方面关系力量,在村里兴办了3家规模企业,实现总投资1000多万元,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20多万元,直接解决了326人就业问题。他常说自己以后责任更重了。两年来,周世友坚持与村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委大办企业,全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使得村里全面建设节节攀升,农民人均收入由两年前的4500元跃升到8500元。椿树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先进村”“安徽省环保先进村”,所创办的村企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本人于2009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0年被授予“全国模范公务员”称号,2010年被六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建市10周年最有影响、最有贡献十大人物之一。

本版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