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入伍
新兵步入军营后,面对崭新的军旅生活,有着诸多令人难忘的第一次。1月20日,记者深入北京军区某团新兵营采访,倾听大学生新兵讲述自己第一次战备值班、第一次武装越野、第一次军营演讲……面对诸多的第一次,他们有太多欢乐与惊喜。记者记录了一组大学生新兵“难忘军旅第一次”的故事,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
第一次赛跑——我当了一回飞人“博尔特”
讲述人:李顺(原北师大大三学生)
上大学时,我学的是体育专业,专攻短跑,同学们都叫我“飞毛腿”。没想到,到部队后,我又有了新绰号——“博尔特”。
那天下午体能训练时,新兵连的几名班长比试100米短跑。几轮比下来,邻班的刘班长跑得最快。不过说实话,按运动学观点,他起跑后起身太快,影响后面的加速。应该让身体逐渐伸直,才能实现最快加速。
我一边看,一边小声和身边的战友点评,不小心被我们班长听见了。“李顺,不要光说不练。敢不敢上场跟刘班长比比?”“比就比,我正看得心痒痒呢。”
预备,跑!哨音还没落地,我箭一般冲出了起跑线。“好家伙,一起跑就拉开距离了!”旁边有人惊呼。就这样,我一路遥遥领先,以领先对手10多米的绝对优势冲过终点线。
“你简直就是飞人‘博尔特’!”随后冲过线的刘班长气喘吁吁地对我竖起大拇指。后来,我才知道,刘班长是团里连续几年的“百米王”。
最高兴的是我们班长,连连说:“嘿,捡到个宝!”从那天开始,他就交给我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用我所学的运动学知识,提高全班的短跑水平。
第一次过生日——我遇上了战备值班
讲述人:万一(原清华大学大二学生)
“元旦当天,我们连担任团里的战备值班任务,大家要做好紧急拉动的思想准备……”班长从连部开会回来就作了动员,全班立刻“炸了窝”。
“是全副武装,荷枪实弹吗?”“会不会到野外追捕通缉犯啊?”大家联想到《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执行任务的情景,一个个叽叽喳喳兴奋不已。
元旦上午,刚吃过早饭,连里突然搞战备拉动。“嘟……”一阵急促的哨响后,我们跟着老兵们,飞快奔上三楼库房取背囊,再冲到一楼宿舍取战备物品,被子、褥子、雨衣、胶鞋……背囊的拉链还没完全拉上,我们就已跑到了集合地点。
整整一天,我们都在高度紧张中待命。有好几次,我似乎听到紧急集合的哨音,跑出门一看才发现是幻觉。
到晚上9点,战备状态解除,大家都松了口气。谁知,班长变戏法似地拿出一个大蛋糕,全班战友都围过来,一边拍手一边对我齐唱:“祝你生日快乐……”我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20岁的生日。班长还给我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根火腿肠,两个茶叶蛋,“祝你的军旅生活天天100分!”
第一次演讲——我跌了跟头捡个明白
讲述人:陈辉宗(原人民大学大四学生)
当兵离开大学入伍时,我的自信就像吹得鼓胀的气球。没想到,不到一个月,自信的气球就被“戳”破了。
那是个周末,新兵营组织“绿色军营”演讲比赛,我第一个报名参加。以前我在大学参加演讲大赛都能拿名次,在这新兵营拿个第一,还不是笼子里抓鸡——十拿九稳。
演讲那天,参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演讲。第一名选手,讲了自己训练受伤后受到战友们无微不至关心的故事,事虽不大,但挺感人。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渐渐地,我坐不住了。有的选手虽然普通话说得不太好,有的稿子虽说词句写得朴实无华,但是他们在演讲中充满了对军营生活的真挚感受,频频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再看看自己的稿子,虽然辞藻华丽,但空话太多,没有丝毫“兵味”。
最后的结果,我名落孙山。回到班里,我像霜打的茄子——蔫了。班长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跌了跟头捡个明白,也不赖嘛。”
我也暗暗下定决心:大学生的身份,并不是炫耀的资本。不管博士硕士,如今都是战士。今后一定要扑下身子从头做起,脚踏实地迈好军旅每一步。(解放军报石家庄1月21日电 记者 夏洪平 通讯员 毕喜华 赵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