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全军重大典型的光环埋藏起来,只为了……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远军 王翔 彭田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8-04 02:46

回归平淡 激情不减

“其实,参加完党的十八大由北京返回的那一刻,我就把荣誉全都封存了起来。”黄松开门见山地说。

黄松快速把典型的光环埋藏了起来是因为他看得清楚,无论获得多大的荣誉,一切终会归于平静,等待自己的,更多的是挑战。

“我的每一次职务变动,都是异地任职,地方换了,单位换了,领导也换了,从个人经验到客观环境,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我把这些都当成对我的历练。”对于一路走来的经历,黄松态度从容。

每次履新,都是一次挑战。不管怎样,他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激情,从不气馁,这也让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有两件事给黄松留下过很深的印象。

一件是他被破格提拔为教导员时,无意中听到个别人议论:“拔苗助长,拔出来的苗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

另一件是当教导员不久,机关干部来调研。一下被问及全营官兵最近的思想动态,刚上任的黄松有点蒙。前来调研的机关干部只好客气地说了句:“你现在当教导员了嘛,不直接带兵,这也很正常。”

两件事,两句话,如同两根针深深刺痛了黄松。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放下身段,融入基层。黄松认定了的事从不会有半点懈怠。训练场、俱乐部、图书室、寝室,经常能看到他与官兵交流的画面,有时他干脆打着铺盖卷住进班排,与官兵吃住在一起。官兵在干啥、想啥,很快他心里就有了谱。

当指导员时,黄松就是出了名的“思想活、点子多”。当教导员后,他也天天琢磨怎样让营里的政治工作活跃起来。

他把大学生士兵集中起来组建“党的理论宣讲班”,让他们先把理论理解透,再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其他战友听;开展“道德考核场”活动,让官兵在比拼中自觉遵规守纪;在全营组织“兴趣社团”,张贴海报让官兵自愿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每月让各连轮流组织一场文艺晚会在全营表演,活跃气氛的同时又给了官兵展示才艺的平台……

上任教导员不到半年,这个与战士朝夕相处、带兵方法新颖的教导员很快得到了官兵的认可,民主测评排名也从开始“尴尬”的位置上升到了前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