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下连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文磊  李思源等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7-12-09 01:42

经验之谈

岗位分配:“出息”的是人,不是岗位

■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合成二营炊事班班长 唐 圳

入伍时,我带着学位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5个“红本本”,可新兵下连时,却被分到了炊事班。有同年兵羡慕我谋了个好岗位,我却高兴不起来,炊事员整天围着灶台转,能有啥出息?可既然连队把我放在这个岗位,就说明这里需要我,先试试看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下厨,面对自己精心烹制的饭菜,战友们并不“领情”,要么说菜油腻不合胃口,要么嫌馒头没嚼头,这时我才深深体会到“众口难调”的含义。

为了提高厨艺,我从最基本的刀工开始,切土豆从块到片、由片切丝,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累得手都拿不起筷子;一有时间就“粘”住老班长,请教炒菜做饭的技巧;自费购买了烹饪书籍,业余时间潜心研究。通过不断努力,我终于可以做到炒、焖、煎、烤样样在行,切、剁、削、刻刀刀精准,我做的剁椒鱼头、糖醋里脊、红烧肉等成了营里的“招牌菜”。有些官兵家属临时来队,也到炊事班点名要我做几道特色菜。

去年,单位安排我们班代表旅里参加上级炊事比武,我提出以工代练,每天使用野战给养单元保障,将配菜、切菜、炒菜等每道工序精确到秒,根据官兵意见调整口味,最终带领全班一举夺魁。

改革后,全营编制员额更多,“众口难调”的问题更为突出。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伙食保障“有声有色”,官兵们吃得津津有味,我这个大厨成就感十足。这也让我懂得,部队岗位没有高低贵贱和孰轻孰重之分,“出息”的是人,只要肯吃苦、下工夫,每个岗位都能创造出不凡业绩。

体能训练:“小目标”成就大梦想

■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摩步一营一连排长 张 涛

当年新训结束后,我的体能并不拔尖,甚至比较靠后。新兵一下连,3公里变成5公里,“八大课目”全面升级,每次一到训练场我就发怵。

尤其是看到集团军狙击步枪射击冠军、副班长包青松在射击场上5发50环、障碍场上攀跳跨越步履矫健的表现后,怀揣军官梦入伍的我,顿感希望渺茫,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

“你现在可比我刚下连那会儿强多了。”没想到副班长告诉我,他刚下连时训练跟不上,为躲避体能训练甚至还厚着脸皮泡过“病号”,“我也是一点一点追上来的,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随后,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个“小目标”:先登上连队精武榜,一年后在连队名列前茅,最后超越副班长。在朝“小目标”奋进的路上,我坚持绑沙袋、背沙衣跑步,每天做200个深蹲、200个直腿跳和30分钟腰腹部练习。据枪瞄准训练,我在枪管上竖起弹壳练稳定性;拉长瞄准基线熟悉瞄准境况,大家练10分钟,我一趴就是半小时。别人劝我悠着点,我却认为多一分付出就会多一分收获。

慢慢地,我的“小目标”都一一实现了。如今,我已经3次参加国际轻武器射击比赛,获得12枚奖牌,多次立功受奖,成功圆了军官梦。我想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进步都是从实现每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目标”开始的。

战友相处:真诚至,矛盾消

■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运输连班长 祝华彬

我刚下连那会分到一个步兵班。因为我是大学生士兵入伍,比班长还大两岁。当时,据排里一些战士私下讲,班长工作热情高,但文化层次低,所以平时“事儿不少”。初闻此言,我还不太能理解。

一天晚饭后,我看班长一个人在楼顶晾衣场抽闷烟,询问得知他正跟女友闹矛盾。我开始安慰他,推心置腹地说了许多,却不知哪句话触到他的痛处,班长突然抬头瞪了我一眼:“大道理谁都懂,一个新兵蛋子想来教训我,等你谈过对象再说吧。”

无独有偶。因为排长要参加旅里的DV大赛,让我教他视频软件的操作方法,加上我和排长是邻县老乡,平时难免交流多一些,却被班长视为“搭天线”。

这些都让我觉得一肚子委屈。我宽慰自己:何必跟大老粗一般见识,惹不起还躲不起?因此工作生活中我尽量避其锋芒。

然而,有一天厕所下水道堵了,泛出一地污物,大家都捏着鼻子面面相觑,却没人愿意去清理。班长很快过来,只见他把袖子一撸就进了厕所,很快疏通了下水道,并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那一刻,我顿时心生钦佩,觉得这个班长名副其实。之后,我在工作生活中不时向班长表露出尊重之意,向他的优点看齐。班长也借此对我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前那些小“疙瘩”渐渐解开,彼此间相处反而更加融洽。所以,战友间应该真诚相待,多些理解信任,多些沟通交流,才能“亲如兄弟”,靠友爱互助凝聚士气。

(整理:王海洲、赵丹锋、张文宇、程 曦,图片摄影:孙 浩、马巾普,题图合成:刘 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