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强筋骨,笑傲群雄
“把优秀的标准定在打破世界纪录上,把良好的标准定在拿世界冠军上,把及格的标准定在拿奖牌上。”在训练场边,教练田琳娜边指挥,边给记者介绍,为了在激烈的赛场完胜对手,军事五项队队员一年完成的训练量,通常是外国队员的2倍。
王堂林至今清楚地记得,她们入队第一课,是在500米障碍场观摩老队员训练,一名男队员直接跑晕了过去。小队员们吓了一跳,只是一堂训练课,都要这样拼吗?
2011年,当她第一次站上国际赛场时才真切地感受到,“哪怕拼到身体极限,倒也要倒在终点线上”的军人血性,正是来自于平时的极限训练。
“在军事五项队,成长为一名金牌运动员,至少要跑8万多公里越野,相当于绕赤道2圈;要在二层楼高的5米绳梯爬上跳下将近16000次,相当于9个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要在一尺高的低桩铁丝网下匍匐钻爬100多公里,相当于在北京的三环路爬3圈;练游泳,要在障碍泳道里游8000公里,相当于横渡渤海海峡60多次……”八一军体大队大队长邬忠新告诉记者,与西方选手相比,我们的身体条件和基础设施都不如对手,只有靠苦练加巧练,才能赢得一线先机。
“剑不如人,剑术制人。”谈起技术创新,邬忠新如数家珍,大队独创的“鱼跃钻低网”“侧身飞断墙”“射门穿涵洞”等8个动作,被列入国际军事五项名人技术经典,成为各国参赛队员争相效仿的典范。
锻造战阵,续写辉煌
人以才立,业以才兴。
“不是盯着过去荣誉保尖子,而是瞄准世界前沿育新人;不是靠少数人打天下,而是靠‘人才群’夺金牌。”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的领导告诉记者,军事五项队靠责任激励、竞争淘汰和梯次配置三种机制育人才,形成了梯次接续的人才链。
队里每年组织3次会考,依据成绩重新划分一、二线运动员,每次出国比赛前进行3次选拔考核,谁强谁上、谁弱谁下;要求30%的一线运动员要具备夺冠能力,二线运动员经过3年训练要达到一线水平。
育人才,更爱人才。山东女孩卢嫔嫔极具运动天赋,曾练过橄榄球、中长跑等项目,成绩不俗,可因为个性突出,好几支地方队伍都留不下她。当初来军事五项队试训,也曾几次打起背包要回家。
“就算是一块石头,我也要捂在怀里让她开花。”两年里,女队教练李春梅把卢嫔嫔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现在,卢嫔嫔亲切地叫她“李妈妈”,就连休假也要在她家里住上几天才回去。
今年首次参赛,卢嫔嫔表现不凡,勇夺个人第五名,荣获最佳新人奖。“她一定会是下一个世界冠军。”李春梅信心满满。
目前,军事五项队主力阵容,80%是“90后”队员,接力棒已经传到这批新生代手上。
“做党的好战士,树解放军好样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而战,为荣誉而拼,以站在世界军体之巅的壮举谱写新时代的强军赞歌。”军体健儿置身于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深感使命在肩、责任如山。为了捍卫神圣的军旗,新一代军体健儿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