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人才精准培养,这条路可以走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郭萌 唐雪 等责任编辑:杨思晨
2017-12-06 02:29

北京理工大学:让青年学子赓续红色基因

■唐雪

深秋的北京,天朗气清,坐落在中关村的北京理工大学却一派生机。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学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拿着一份国防特色学科名单欣喜地介绍说:“目前,我校已有24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防特色专业。”

“一个工科专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通常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而一个国防特色专业,更要厚积薄发才能壮大。”赵长禄介绍,前身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的北京理工大学,在建设国防特色、服务国防工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北理工的著名校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投身国防事业的工程师。王小谟院士在一次采访中深情地说:“大学录取通知书中有一句话令我终生难忘:‘欢迎你,未来的红色国防工程师!’学校给了我理想和追求,献身国防就是我们当时的理想。”

一代代北理工人前进的灯塔、奋斗的阶梯,也激励着新一代青年学子,汇聚了新时代的“北理工力量”。

胡蝶是该校2017级武器专业新生,她的成绩是北理工在浙江省录取考生中最高的,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兵器类专业。有别于家人朋友“女生和武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忧虑,胡蝶却只有如愿以偿的欣喜:“北理工圆了我的报国梦!”

“进入新时代,我校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学校副校长王晓锋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北理工把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国防特色学科为引领,形成国防学科与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为基础学科定位服务,为国防学科赋予新的发展内涵。

北理工坚守“止戈为武、拱卫和平”科技创新之路,让具有国防特色的大学生项目屡获佳绩。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我最喜爱的十件作品”评选中,该校学生每届都有作品被评为“十佳作品”,在全国的高校中名列前茅。近几年,北理工毕业生到兵器、航天、军用电子等领域的就业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直接进入国防科技领域就业的人数比例超过50%。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王晓锋说,“我们身为一个国防特色专业和国防特色学科密集的高校,将始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国防科技专业人才的重任和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