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说走就走的旅行”源于强大的自信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吕德胜责任编辑:杨思晨
2017-12-07 04:07

航行中的运城舰。吴亢慈 摄

砺兵之旅

从实战出发和以人为本,看似矛盾的理念,却在实践中和谐统一

11月22日上午,安达曼海某海域阴云密布,远处的天空划过道道闪电。随舰载直升机采访模拟救生演练的记者,心中不由一阵紧张。

直升机起飞时,豆大的雨点已经开始落下。模拟“落水人员”的假人,也正好漂流到了雨区。雨势很大,直升机前窗上一片模糊,开启风挡雨刷也无济于事。

艺高人胆大。飞行员马书伟靠过硬技术调整航向,保持高度。绞车操纵员郦宏涛放下救生钢索,将早已扣好救生吊带的救生员蔡祥放下。由于风急浪高,蔡祥数次试图直接抓住“落水人员”都没有成功。郦宏涛果断放长钢索,蔡祥跳入海中,在风浪中游出数米,才将“落水人员”救起。

其实,这次演习,主办方并没有设置舰载直升机参与的科目。“战斗力水平就是在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训练中提高的。”马书伟说,随舰执行远海任务期间,结合年度训练计划进行飞行训练,提高技战术水平,近年来已经成为常态。马书伟曾随舰执行第25批护航任务,他们机组护航期间的飞行时间,比第1批护航编队有了大幅提升。

“以前是把大海当练兵场‘以训载战’,如今是把大洋当战场‘以战载训’。”张明强说,“航行一路、训练一路、研究一路、提高一路”,早已成为海军舰艇共同的组训思路。这次演习,除指挥所人员和翻译等保障人员外,随舰进行训练、见学、调研的人员,就有近30人,约占运城舰加强人员的三分之二。远航途中,大家通过大堂授课、专业研讨、个别交流等形式,交流专业知识、研讨战法训法、熟悉海区情况,提高了军事理论水平。

在实战化理念落地生根的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已渗透到海军官兵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运城舰舰舷内侧立壁以及许多管路,都被一层软软的阻燃保温材料包裹着。“这既是为了隔热,也可以防止官兵在失去平衡的时候受伤。”李建国向记者解释说。

洗衣间、烘衣间、活动室、跑步机、图书室……让曾在海军任职的记者不由感慨——当年曾是水兵奢求的种种,不经意间已成为海军舰艇的“标配”。

“当年造船水平有限,为了保证战斗力,舰艇的八个方面性能中,居住性往往成为最后考虑的因素。”造船专业出身的海军某防救支队航保科科长王林说,实战化理念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矛盾,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助于官兵体力和精力的保持与恢复,从而更好地投入训练执勤,促进战斗力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王林所在单位刚刚从正团级的大队扩编成正师级的支队。曾参加马航、亚航失联客机搜救工作的王林,演习期间也一直在关注阿根廷“圣胡安”号潜艇失联事件。在他看来,中国海军防救能力的不断提升,正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今后,海军可以通过装备援助、人员培训等形式,帮助其他国家海军提高防救能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