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第二炮兵>>正文

特别推荐:退伍火箭兵的圆梦故事充满正能量

来源:火箭兵报作者:李明日 姜 军 杨春林责任编辑:宋开国2014-03-21 16:39

创业,续一个爱军梦

人离开了部队,但陶冰峰的心却从未真正离开:朋友圈基本都是一些退伍老兵,业余爱好也都是些诸如骑行拉练、野营登山、军事对抗等透着“军味”的活动。

2013年5月,新浪微博宿迁同城会组织网友到宿迁市参加“真人CS”对抗体验,陶冰峰第一个报名。作为网友中唯一的退伍兵,他受邀担任活动的总教官,并主持开营仪式。

升国旗、点名、宣布命令、授衔、宣誓……活动中所有程序按军事化标准有序进行。在强烈的军事氛围感染下,大家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很快融入到了团队之中,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返回路上,大家意犹未尽,纷纷筹划下次组织更多朋友去市里参加这种活动,因为当时泗阳县还没有这种真人CS训练基地。大家的热情让陶冰峰为之一动,何不在泗阳县建一个这种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呢,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大家对军事化活动的需求,同时也是在继续自己的军人梦。

说干就干!回到家,陶冰峰就立即开始筹划此事。通过网络调查,他了解到很多人都曾有一个军旅梦,都希望能像电视里的英雄一样驰骋沙场,只是随着生活的磨砺,这个梦想在逐渐淡化,也有不少家长想通过一种军事化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锻炼。

这些情况让陶冰峰高兴得跳了起来:如果有机会能体验一下军人生活,一定能培养大家的国防情结。

“训练营的发展将以建成‘退伍军人优秀创业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为目标,在创业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承革命优良传统,认真发扬努力拼搏、奋发进取的战斗精神,致力将训练营打造成为泗阳旅游休闲的一张新名片。”在创业企划书中,陶冰峰一口气写下这段话。

咨询了解政策、实地考察行情,陶冰峰马上开始筹建训练基地。由于资金有限,为了节省费用,“基地”的一切建设都靠陶冰峰和哥哥陶俊峰两人动手,大到办理各种手续,小到一颗钉子一根铁丝搭建工事,兄弟俩全包了。为了赶在建军节前对外开放,兄弟俩每天加班加点,六七月份的烈日异常毒辣,哥俩长时间在室外忙碌,后背晒起了泡,掉了皮,双眼被汗水蛰得通红,双手磨起了老茧。

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训练基地建成了,陶冰峰给训练基地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西征特战训练营。

在了解了陶冰峰的情况后,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基地开业当天,县委宣传部、公安局等单位以及当地各大网站负责人纷纷前来祝贺并送上祝福。

“当初离开军营脱下了军装,现在又穿起了迷彩服,看来这辈子要永远做个军人了……”陶冰峰兴奋地对身边的朋友说。

“朱启杰!”“到!”“你是西征特战训练营第102名战士!”“是!”“朱启杰!”“到!”“西征特战训练营的口号是:体验军营生活、培养团结意识、锻炼健康体魄、增强国防意识!”“是!”“朱启杰!”……这是西征训练营每一个新入营的人员都要经历的入营仪式。

为了让大家的体验更加真实,每次有新队员加入,陶冰峰都要为他们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和入营仪式。入营后一切按照军事化管理:配发迷彩作战服、激光感应冲锋枪、防毒面具等特战装备,在体验“真人CS”对抗训练前,都要进行口号训练、简单队列训练,有兴趣的人员还可以学习军体拳、军歌。

同时,陶冰峰在训练营贴上各种爱国爱军标语和宣传画,激发大家的爱国爱军热情。

现在,西征特战训练营运转大半年,队员越来越多,当地很多年轻人一到周末,就想到训练营来过把“兵瘾”。

徐宇翔是2013年高中毕业的小伙子,由于没考上大学,成天在家就是游手好闲,自从到训练营参加了两次体验后,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成了训练营的铁杆成员,而且还有了新目标:“现在好好在训练营锻炼,夏秋季征兵的时候就去应征,到真正的部队去锻炼!”

训练营初步走上正轨,但陶冰峰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仅有行为上的军人气息还远远不够,必须有思想上的认识。

现在,陶冰峰正筹备在训练营建一个国防教育室,为此,他还招了几名新员工——几名刚刚退伍的老兵。他说,这可以一举两得,一来扩大训练营的影响力,二来也算是为退伍战友提供一个就业平台!

公益,圆一个爱心梦

2013年11月23日,对陶冰峰来讲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经泗阳县民政部门批准,“泗阳县阳光爱心协会”正式揭牌成立,陶冰峰担任协会副秘书长,负责协会宣传工作。

说起这个爱心公益组织,还得从一年多前说起。2012年冬,陶冰峰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有个叫“泗阳爱心联盟”的组织,为贫困儿童、孤寡老人做了不少好事。一心想为社会做点事的陶冰峰立即加入到该组织的QQ群。

得知爱心组织正在为贫困学子筹集冬天衣物,陶冰峰立即加入行动,当天就自费做了一个募捐告示牌,放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门口,向大家募捐过冬衣物和学习用品。第二天又专门找到爱心联盟负责人商谈这项活动的具体执行方案。一个多月的时间,陶冰峰为爱心联盟筹集到了各种生活学习物品600余(件)套。

几年的军旅生活,让陶冰峰的性格更加豪爽、沉稳,再加上不错的办事能力,陶冰峰很快成为爱心联盟的活跃人物,每次活动他都主动请缨,不遗余力。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陶冰峰第一时间与联盟负责人商议为灾区募捐事宜。有人提议组织捐款,有人提议组建一支救援队奔赴灾区,有人提议组织献血。但陶冰峰通过网络了解到灾区当前最缺的是物品,他当场说服大家,建议为灾区筹集雨具和卫生防护用品。陶冰峰充分发挥自己熟悉网络操作的特长,与爱心联盟的成员一起展开网络宣传,呼吁广大网友向灾区伸出援手,取得不错效果。短短几天时间,四面八方的网友赶到指定地点参加募捐。当地电视台和报刊媒体也积极加入,为活动进行宣传。

2013年儿童节前夕,陶冰峰与爱心联盟的主要会员策划为留守儿童过一个欢乐的儿童节。6月1日一大早,志愿者们兵分多路出发,到乡下接来20多名留守贫困儿童,给孩子们换发新衣服,带孩子们到城里的风景区、游乐园、博物馆游玩,为孩子们拍照、给孩子们讲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又带着孩子们聚餐。

当天中午,在肯德基餐厅,只听说过“汉堡”“可乐”的孩子们一边幸福地大口咀嚼美食,一边新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个个乐开了花。

坐在对面,看到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就能让孩子们如此开心,陶冰峰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在送孩子们回家的路上,看着好几个孩子虽然还在为身上的新衣服兴奋不已,但脚上破烂不堪的鞋子却显得更加刺眼,陶冰峰不禁怪自己想得不够周全,他与大家一合计,当即凑钱给每人买了一双新鞋。看着孩子们新鞋配新衣的天真笑容,陶冰峰感到格外开心。

加入爱心联盟一年多以来,陶冰峰组织参加爱心活动近20次。了解陶冰峰的朋友都说,他的爱心梦缘自在部队时三个多月的北川抗震救灾经历。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当得知所在部队将作为第二炮兵第一救援队即将奔赴一线参与救灾,陶冰峰主动请缨,随部队第一时间奔赴北川。前往灾区的途中,陶冰峰仿佛感觉就是在奔赴战场,途中他写了一份遗书留给最放心不下的父母,告诉父母如果自己在救灾一线牺牲了,一定不要伤心,那是军人的光荣。

在灾区的日子,陶冰峰的工作是采写一线新闻,让更多的人了解灾区情况、鼓舞官兵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他背着相机拿着采访本穿梭在救灾现场,用相机记录下生命的奇迹,用文字描述灾区军民鱼水之情。他经常是拍着拍着眼泪就模糊了双眼,写着写着泪水就打湿了稿纸。

在及时采写救灾新闻的同时,上级还交给了陶冰峰一项艰巨的任务,承办二炮工程部队救灾快报《工兵战报》。之前没有任何报纸编辑排版经验的陶冰峰找到一套软件,用了一整夜对着说明书学会了操作方法,第二天就开始正式办报。《工兵战报》作为救灾一线的重要刊物,给前线和后方官兵带去了极大的精神鼓舞。时任二炮司令员靖志远、政委彭小枫在赴灾区慰问官兵时也对报纸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是这段救灾生活让陶冰峰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爱心的重要。

2013年元旦,陶冰峰与“泗阳县阳光爱心协会”的志愿者组织策划了一场书画义拍义卖活动,为县里的贫困儿童筹集善款42000元。陶冰峰身边的不少朋友,都被他的执着和热情感染,近两年来,通过他加入爱心协会的会员有二十多人。

今年大年初一一早,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忙着娱乐聚会和走亲访友之时,陶冰峰和阳光爱心协会的几名成员就已经在赶往乡下的路上。他们此行是与县摄影家协会联合,走访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留守儿童。在弥漫着温情的乡村小院,陶冰峰和队员们一家家为老乡拍摄全家福。当一张张笑脸定格在镜头中,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一天下来,跑了7个乡镇15个村子,为32个家庭拍摄了全家福。傍晚时分,头顶着漫天的礼花,陶冰峰又急匆匆赶回城里,他要将照片早一点冲洗出来送到老乡和孩子们的手上。

今年2月16日,泗阳县临河中学的教职员工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忙碌着,陶冰峰和阳光爱心协会的成员来到学校,将大家一起捐赠的一万余元助学款交到学校领导手上,用以支付贫困孩子的教辅书、校服等费用。临河中学工会主席吴士彬激动地说:“我们一定把善款按照标准发到学生手中,让孩子们体会到爱心人士的关爱,鼓励他们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帮助、回报社会!”

从学校回来陶冰峰又做出一个决定:每月组织一批留守儿童到自己的训练营免费接受训练,同时,从“真人CS”顾客消费的营业额中,每人次抽出一元钱,成立“西征助学专用资金”,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感受温暖,得到帮助。

当地青年在训练营组织活动

重阳节看望孤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