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撞出导弹维修新技术国家专利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卫东  彭永熬  潘庆新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06 09:01

一个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一个是导弹操控的“兵专家”,火箭军某旅发射二连连长李建华和二级军士长杨凡携手创新攻关——

“秀才”遇到兵,撞出智慧火花

■本报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彭永熬 潘庆新 

李建华(左)和杨凡携手攻关。 李双泉

“用它操作省时省力,再也不用为返厂维修的事闹心了!”

5月下旬,在火箭军某导弹旅阵地,导弹操作号手方含锋借助一套专用工具,几分钟便将多型损坏插头拆卸维修好,比过去节省一半时间。

记者仔细端详,发现方含锋所使用的维修工具,并非配发的制式工具,而是正宗连队“特产”——连长李建华和二级军士长杨凡联合研发的航空插头维修箱。

“别看它外表不起眼,荣获了国家专利呢!”旅政委张俊晖说。

初遇:彼此相见恨晚

当兵24年,杨凡多次参加实弹发射,排除大小故障20余起,连续8年夺得旅安控专业擂台赛桂冠。因专业技术精湛,久而久之,每次遇到维修保养难题,杨凡总是不二人选。

作为“技术大拿”,他深感维修配套工具缺乏所带来的种种不便。能否发明一套得心应手的工具?每当这一想法涌上心头,杨凡自己就先否定了。原因是专业理论功底不够!

就在杨凡感到无望时,一个人的出现,让这位“兵专家”看到了希望。

那年,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毕业的李建华,被分到二连当排长。得知新来的排长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材生,杨凡喜上眉梢:这下有戏了!

作为刚到基层部队的新人,李建华特别想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创新上干出一点名堂,但让他苦恼的是,找不到攻关的方向!

就在这时,杨凡的“名头”和工作表现引起了李建华的注意:这不正是一根现成的“接地气”的导线?

就这样,两人不约而同找到对方“拜师”。漫步操场,他们将心里埋藏已久的想法一吐为快。夜色已深,熄灯号响起,两人还意犹未尽。

李建华从杨凡口中得知,某导弹航空插头维修是困扰训练的一大难题。插头型号种类多,使用易出现故障,维修保养靠手动拆卸分解,费时费力,还极易造成二次损坏。

“能不能研发一种专用拆卸工具?”俩人一拍即合。随后他们联手申报了这个科研项目。

项目上报后,他们没想到,从营、旅到上级机关一路“绿灯”,不但立项获得批准,上级组织专家会审时,还将其作为年度重点科研项目,拨出专门经费予以支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