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际资讯>>正文

各国逐鹿北极 军事博弈不断升温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方明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01-13 08:20

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北极成为国际军事安全潜在燃点

相比北极军事化本身来说,更为让人不安的是,北极地区目前缺乏一个安全框架来约束这种军事化的趋势,而北极周边国家均将争夺北极上升为本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俄联邦安全会议早在2009年就公布了北极战略,计划分三个阶段实现俄在北极的战略任务,通过划设俄北极边界范围,力争在2016年至2020年把北极建成“首要战略能源基地”。2013年,俄颁布《2020年前俄联邦北极地区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详细规定了俄在经济社会发展、军事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交通通信以及国际合作等领域为北极开发设定的目标与任务。

美国于1983年、1994年、2009年三次颁布“北极政策指令”,强调北极直接关系美国的国家安全、资源及能源开发、科学调查和环境保护。2013年,白宫发布首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将美国北极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试图通过整合国家资源,增强在北极事务上的影响力、发言权与规制权。

美俄之外,加拿大2009年也正式出台了本国的北极战略,详细阐述强化北极领土主权的战略措施。该战略称,加政府的北极战略由四个方面组成,包括捍卫北冰洋主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欧盟也于2008年通过一份名为《欧盟和北极地区》的立法文件,把“保障和维护北极地区及当地居民的权利,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增强北极多边治理”作为自己的北极政策目标。

目前,虽然有北极理事会这一国际组织协调各国的北极政策,但北极理事会的8个成员国中的5个同时也是北约成员国。由于北约宪章规定成员国需进行军事互助,几乎注定北极理事会关于该地区问题的协调将难以公平公正。例如,尽管加拿大与美国、丹麦存在主权争端,但这3个北约伙伴国在该地区一直彼此协调各自的军事战略,这就会让俄罗斯等国感到不安。让问题更为复杂的是,北极理事会并无权正式讨论军事安全议题。因此,各成员国只能在非正式会议上进行相关讨论,鉴于各国间很难建立起安全信任,这一协调机制能否真正维护北极的安宁也存在很大变数。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