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见其成”,为啥让美国媒体发了懵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号作者:张维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5-31 12:13

前些天,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了越南,宣布解除对越南长达数十年的武器禁运,双方又是签协议,又是谈合作,宾主尽欢,热闹非凡。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5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说:作为越南的邻国,我们乐见越南同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发展正常关系,希望这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众所周知,越美两国曾在五十年前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残酷战争,给两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给中国及周边国家制造了不少麻烦,如今两国冰释前嫌,关系逐渐走向正常,既有助于地区稳定,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我们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为之感到欣慰,并且乐见其成,真诚地作出了上述表态。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却不淡定了,据报道,在奥巴马宣布解除对越武器禁运后,不少美国媒体对中国外交部的上述表态“感到意外”。

中国政府对美国总统访问越南作出善意的表态,美国媒体竟然感到“意外”。原因何在?美联社说,中国只是“表面上表示欢迎”,私底下估计是不高兴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分析说,这是因为中美之间关系复杂……看来,这些媒体的潜台词是:中国应该对越美的走近感到不安甚至是愤怒,这才正常。所谓“乐见其成”,只是因为顾忌到美国的脸色才不敢表现出来。

噗嗤!原谅我先笑一会儿。

这是怎样一种思维逻辑?不妨试着代入一把:中越之间在南海有主权争端,美国卖给越南武器,越南就会卯足了劲跟中国“死磕”,这样中国就有麻烦了。是不?没准,有人还会“脑补”这样一个画面:美式飞机、军舰在南海耀武扬威,倘若某一天中越在南海发生了冲突,越南就能拿着美国出口的武器让中国吃个大亏。

的确,国内也有一些人对此感到忧虑。但在笔者看来,这种不安大可不必。美式武器,中国见得多了。那些用滥了的招数,中国更是不陌生:用经济、军事等手段支持某国或某种势力与自己的对手或潜在对手相抗衡,意图起到削弱或牵制对手的作用,以便达成自己的目的。在冷战时期,美国对这种方法可谓情有独钟,至今一些美国人依然将其奉为圭臬。

拳法还是那个拳法,套路还是那个套路,但真的会奏效吗?毕竟,时代已经变了,美国死抱着不放的冷战思维还有多少用武之地呢?历史已经证明,拉帮结派对中国进行围堵和遏制根本无济于事,何况今天再想拉帮结派对付中国,又有哪个国家真正愿意这样做呢?中国主导创立亚投行时,任凭美国怎样做盟友的工作,依然阻止不了有关国家纷纷加入。因为美国提供的一点资助或者军火就替美国冲锋卖命,这样的国家如今恐怕不多。如果美国认为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很精明,别的国家只有资格做“棋子”,那也太小瞧别人的智商了。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就许诺“给人当枪使”,越南也未必愿意。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道理相信越南更清楚。

2016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在北京钓鱼台芳华苑举行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理事会成立大会并致辞。这是会前,李克强同出席亚投行理事会成立大会的创始成员国代表团团长合影。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说到这里,倒是应该提醒美国别太健忘,历史上受美国资助武装的,最后反戈一击的事也不少。当年,美国为了对抗前苏联而资助的本·拉登,后来成了其心腹大患;这几年,跟美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伊斯兰国”,又不断给其添堵。

所以,中国压根儿就没把美国解除对越南武器禁运当回事儿,更何谈忿忿不平?现如今,用和平而不是战争方式解决彼此矛盾已经成为南海周边国家的普遍共识,任何国家都不想和中国彻底弄僵摊牌。似乎是为了证明这一点,越南总理阮春福5月25日对外喊话:越南不会在南海扩军,不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这,应该不是偶然的。

再退一步说,中国人爱好和平,但也从不惧怕军事讹诈。中国政府历来反对大国欺负小国,但是也不会允许小国欺负大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淡定,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其实,美国媒体大可不必曲解中国的态度,中国的态度一贯明确。正如近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所言:“美方人士在多个场合表示,实施武器禁运是冷战思维的体现。事实上,美方至今仍在对一些国家实施单方面的武器禁运,我们认为美方应当摒弃冷战思维,停止不合时宜的做法。”

一句话,中国真诚地希望美国跟上时代,摆正心态,调整思路,丢掉那些不合时宜的冷战思维,多做些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的事儿。至于说到卖军火这个事,你认为有用,我们说没用你也不信。那么,你想卖就卖吧,谁想买就买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