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损毁评估研究——
如何规避战争经济风险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技术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加深,对经济的破坏加大,在实施战争以维护政治地位、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付出惊人的经济成本。如果忽视战争经济损失或者低估战争经济风险,将会导致战略决策失误,甚至超出国民经济的承受力,国家经济将出现严重动荡甚至全面崩溃,后果难以预料。开展战争经济损毁评估研究,预测分析战争可能带来的破坏结果,科学测算该国国民经济对战争的最大承受能力,将成为战略决策者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使用军事手段打击南联盟军事目标的同时,还对其52个城市、35个企业、15个国家级设施轮番轰炸,直接造成其经济损失超过1000多亿美元,使南联盟经济超出可承受范围,实现了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利益。2006年黎以冲突中,30多天的军事行动就“吃掉”以色列51亿美元的财政开支,其中仅用于赔偿公司和公民在冲突中的损失就高达11亿美元,以色列GDP至少下降1.5%,拖累了国民经济发展。
研究表明,以战争经济投入、战争直接经济损失、战争间接经济损失和战争人力成本损失等构成要素为基础,构建战争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然后通过因素分析、类比推理和工程预测,可以科学预估不同作战样式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规避和控制因战争而带来的经济风险。目前,战争经济损毁评估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西方主要国家正通过新设研究中心、加大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战争经费预测——
国家能否承担巨额耗费
兵法曰:举师十万,日费千金。打一场现代战争究竟要耗费多少?国民经济究竟能否承受?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目前,使用仿真模拟、数据分析等方法来计算各种作战物资的数量和价值,对战争耗费进行科学预测,据此制定财力筹措的金融策略,已经成为美、俄等军事强国战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2014年美国决定军事打击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前,美国总统和国会就专门委托国会研究所、兰德公司等智囊机构战略评估中心,对军事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所需经费进行战前评估测算,认为空袭是相对安全和经济之选,不会给财政预算带来太大压力,为决定空袭IS提供了重要依据。无独有偶,2008年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开战前,俄罗斯国家杜马预算委员会也曾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对所需作战经费做过测算。
实践证明,运用军事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决定战争经费消耗的参战兵力、武器弹药、保障物资、运输储备等关键变量数据库,通过战争经济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和推导,估算出不同战争规模和强度下所需战争经费情况,有利于增强战时财力保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进而为战争决策和军费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开展相关研究,不仅在军队成立有相应的实验室,民间还有兰德公司、牛津研究中心等一些著名战略咨询机构。军事经济学院战争经费预测研究团队,致力于通过战争经济模拟仿真系统精准确定不同作战样式、不同作战规模条件下的财力保障需求,科学测算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的军费开支,合理控制战争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影响,为国家和军队战争准备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