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时代的“明星”们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张晓红责任编辑:刘航
2016-06-07 16:58

“胜利”号,光荣来自特拉法尔加

“胜利”号。(资料图)

“胜利”号战列舰1765年下水,船长57米,载重量2162吨,属当时一级主力舰。战舰的3层甲板两侧分别排列着100门“粉碎者”加农炮,这种炮炮身长、射程远,炮口可升高并进行大弧度调转,平射海上目标。“胜利”号战列舰下水后,一直充任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旗舰。1803年5月18日,纳尔逊就任地中海舰队司令以后,胜利号战列舰更增虎威。

1803年5月,拿破仑在土伦大造战舰,集结重兵,准备攻打英伦三岛。英国政府获悉情报后,命令纳尔逊率领地中海舰队,前去封锁土伦,阻止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进攻英吉利海峡。纳尔逊欣然受命,在礼炮和欢呼声中登上“胜利”号。他坚定地表示:“在法国舰队还没有被彻底歼灭之前,我绝不会倒下去。”

纳尔逊率领舰队在海上伺伏、追踪敌舰队达两年之久。1805年9月29日,他把所有舰长们召集到“胜利”号华丽的军官舱中,在杯觥交错之际,他向部下公布了酝酿已久的对付法、西舰队的新战术。

纳尔逊的新战术是:把舰队分成两队,一队插入敌人舰队的中央和前卫之间,攻击敌人中央,吸引敌人大部分火力;另一支舰队则狠狠给敌人后卫以歼灭性地打击。这个新战术非常冒险,因为穿插纵队中每一艘军舰切入敌阵时都面临被围歼的威胁。不过,新战术用纵列穿插打破了双方排成横列互相用一侧舷炮射击的旧传统,充分发挥了单舰使用两舷火炮同时射击的优越性,等于伸出两个拳头击敌。纳尔逊的新战术一提出,众舰长极为振奋,同声说:“只要抓住他们,我们就一定会成功!”

战机终于来了。法、西舰队司令维尔纳夫上将因作战不利,被拿破仑撤换。在新任司令到任之前,维尔纳夫决定出击,他想用胜利证明自己的才能。

10月21日清晨,霞光从特拉法尔加海角的峭壁上弥散,英法海军决一雌雄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胜利”号的桅杆上挂起了“成两个纵队前进”的信号旗,舰队分成两支,分别由副司令柯林伍德和纳尔逊指挥,顶风接近敌人。

柯林伍德舰队先冲入敌阵后卫,交战25分钟后,纳尔逊乘“胜利”号,率3舰插入敌阵。在激战中,“胜利”号的一名观测兵发现法舰“布森陶尔”号上面挂着总司令维尔纳夫的旗帜。“胜利”号冒着纷飞的炮弹冲到“布森陶尔”号后方,用炮弹猛射它的舷窗。紧跟“胜利”号的英舰“海王星”号、“征服者”号也前来围攻法军旗舰。纳尔逊见“布森陶尔”号已被包围,令“胜利”号右转舵,攻击法舰“敬畏”号。两舰互相逼近,双方投钩手立刻把对方的战舰钩住,两国水兵都准备跳帮,进行古老的接舷战。这时英军用步枪展开射击,法军伤亡很大。但在激战中,纳尔逊不幸中弹倒在甲板上。

特拉法尔加海战后,为了纪念纳尔逊的功勋,英国人在伦敦修建了特拉法尔加广场,那里耸立着一座纳尔逊的铸像,而他的旗舰“胜利”号则被陈列于朴茨茅斯的纪念馆。直到今天,每当英国海军军舰从这里经过,都会鸣响汽笛,舰员向其敬礼,这样的仪式表明,在英国海军心中,“胜利”号是他们永远的旗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