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湖南常德市军地共同开展“双带双促”活动

40万退役军人投身中部崛起

吉荣华 张平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周 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吕欣彤2013-11-02 04:24

阅读提示

从2009年起,湖南常德市军地共同在退役军人中开展“双带双促”活动:带头建设家乡,促进经济发展;带头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如今,这一活动已结出硕果:40万退役军人乘中部崛起的春风,建设家乡,创造和谐,给“常德有山山有德”的常德市平添了又一种特殊魅力。10月中旬,民政部邀请中央媒体赴常德市采风,本报特约记者随队作了采访。

创业比抱怨更快乐

2009年常德市启动“双带双促”活动,军分区司令员董正武带着30万元贴息贷款找到军转干部张栋成时,这位硬汉子流泪了。

这之前,张栋成从企业退休后每月工资不多,生病的妻子长期治疗。有着16年军龄的他感到有些憋屈,也曾向周围的人抱怨不公。

贷款带来了机遇,也增添了信心。从此,张栋成起早贪黑,与战友一起创办的芙蓉汽车服务中心红红火火地运转起来。

经军地双方协调,市政府将张栋成所在的汽车服务中心,确定为汽车用品定点采购单位。短短4年间,企业从一间门面、两个人、3台设备,发展到如今租用16间门面、20多名员工、12台机器设备。他们先后安置5名企业军转干部、两名退役士兵,还解决了10名下岗职工和5名农民工就业难题。这一变化,让张栋成有了一种铭心刻骨的体验:创业比抱怨更快乐!

从正团职岗位转业选择自主择业的陈国丙,组建老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领187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和伤残军人“抱团”闯市场。几年间,已发展成拥有5000万元固定资金的股份制特色农业企业,下辖古道茶旅度假村被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点”和“五星级休闲农庄”。

在公共服务、市场准入、金融支持等方面,常德市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大力支持。市本级每年拿出200万元,每个区县市每年拿出不少于50万元,帮扶退役军人创业。4年来,全市退役军人中有600多人创业致富,8000多人实现就业。一大批像陈国丙、张栋成一样的退役军人,成为受人敬重的创业明星。

当群众拥护的村官

去年8月,在澧县张公庙镇高路铺村,老党员尹述金有了新职位——村环境整治监督员;村民何修保有了新工作——卫生保洁员;农民王永菊一家有了新身份——生态文明户。几位农民的身份变化,缘于有一位出色的带头人:退役军人史开申。

18年前,先富起来的史开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当时,全村有28名退役军人,史开申以他们为中坚力量推广大规模种植葡萄。“双带双促”活动开展后,史开申信心更足了。他与几千名退役军人一起大胆创新,形成“产、销、加工”一条龙规模化经营生产,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

记者在这个村看到,村里正建设幸福村宜居住宅小区,小区规划面积百亩,拟建庭院式住宅120户,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分户装修,每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仅需21万元!小区还准备建幼儿园、卫生室、购物超市、文化娱乐中心,城里有的公益设施这里也一应俱全。首批入住的村民王业元一边拿出水果招待大家,一边说:“以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咱农民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史开申是一个突出代表。在常德市有3500余名退役军人担任专武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占总数的42.5%。他们大都踏实肯干,用实绩赢得了群众认可。

退役军人群体人数众多,遍布城乡和各行各业,他们大多是党团员,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军地双方坚持把“双带双促”活动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环节,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把一大批优秀退役军人充实到基层组织,新农村建设因为有了他们而风生水起。全市先后将2.8万名退役军人编入各级民兵预备役组织,在执行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他们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退役军人之家作用大

企业改制重组,夫妻双双下岗,女儿不幸患鼻咽癌。一个个重担压来,伤残退役军人毛小平绝望了。军分区积极协调地方民政、卫生部门启动救助方案,为毛小平一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解决部分医疗费用,毛小平的女儿很快得到有效治疗。

与毛小平有着类似经历的鼎城区退役军人李秋华,曾因爱妻去世而一度陷入人生低谷。在军地联手帮助下,李秋华重新组建幸福家庭,还开办了一家药店,收入可观。

两家人命运的改变,得益于退役军人之家及时掌握信息,反馈情况,督促军地有关部门拿出解决方案。统计显示,全市为近3000名退役军人解决了就业和子女上学等难题。

常德市以澧县为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成87个退役军人之家。这些退役军人之家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设有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阅览室、荣誉室、棋牌室和健身房。军分区政委张绳道介绍说,退役军人之家为退役军人交流情感、开展培训、反映诉求、互帮互助搭建起新平台,也成了“双带双促”活动的一个可靠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