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调查显示长三角近八成温泉靠加温

来源:新民晚报责任编辑:马冉2014-02-11 16:26

长三角温泉过半3年内新开

“我已经不再纠结它到底是温泉水还是锅炉水了。我们就当泡温泉是项放松娱乐,天凉了和家人们来度假村泡泡汤。”记者在宁海温泉遇到一户张姓的上海人家,最近三年,每到冬天他们就会自驾前往上海周边泡温泉,而对于温泉品质,从小在弄堂里泡混堂长大的张先生直摇头,“有的人说皮肤滑,有的人说能治病,说法越多我们越糊涂。”

记者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得到的最新信息,今年春节相较往年,上海市民选择泡温泉过年的越来越多,春节期间上海南站每天6班往返宁海温泉的大巴座无虚席。用目前最热门的一家旅游网站查询苏浙沪温泉度假村,查询结果中规模较大的温泉就超过50家。其中,1年内新开业的超过10家,超过50%都是三年内新开的。绝大多数都标榜自己是天然温泉。

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宾德智介绍,温泉在苏浙沪地区的分布比较零散,多在偏远地带,不像华北、辽宁等地区成片分布,上海的温泉资源条件更是相对较差,“上海和浙江地区由于火山岩覆盖深厚,开发成本较高,条件比较复杂,存在一定风险。”

为了让温泉消费者能够更加简单清晰地判断温泉的品质,2013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对全省温泉资源根据温度、质量和可开采量三项指标,将温泉分为五个级别,按级别高低顺序,分别用“AAAAA”、“AAAA”、“AAA”、“AA”、“A”表示,达到“A”级以上标准,且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才可命名为温泉。

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孙乐玲介绍,截止到现在,通过国土资源厅认证并挂有“浙江温泉”标示的浙江温泉度假区共有9家,他们分别是宁波宁海森林温泉度假村、宁波宁海天明山温泉大酒店、宁波宁海南苑温泉山庄、温州氡泉承天大酒店、温州氡泉宾馆、浙江骏达联酒店有限公司“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金华武义沁温泉)、金华武义唐风温泉度假村、金华九峰温泉、绍兴嵊州中翔温泉。“这样就能更加方便消费者判断、择优消费。”孙乐玲说。

知情人爆料假温泉四种炮制法

政府重视,资本热衷,加上以温泉景点为名开发其他房地产项目的利益驱动,让温泉业的前景为大多数人看好,但与此不协调的,是行业监管的诸多盲点。

目前对温泉管理的标准文件只有一部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温泉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这是首部全国性的温泉行业标准,由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牵头制定,确定了温泉的术语和定义、温泉的检测与认定方法,确定温泉是指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且水温大于等于25℃,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水。但业内人表示,由于只是部行业标准,对市面上常见的假温泉并无太大约束力,主要还是靠行业自律。

相比较锅炉加热的“真温泉”,鱼目混珠的“假温泉”危害更大,“真温泉能(辅助)治病,假温泉能致病”,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目前常见的4种温泉“制作”法:

● 循环温泉:有些商家将温泉水反复加热,循环利用,这种温泉被多次使用,矿物质含量已经非常少,并且从卫生角度来说对人体还有害处。

● 加温温泉:温度很高或者pH值很低的温泉水,必须要加水降温或者稀释才能被用来洗浴;而温度偏低的温泉水,则需要用锅炉、电能等加热浅层的地下水和井水来做补充。

● 加水温泉:温泉水资源不足时,将普通地下水或自来水加温后与温泉水“混合”使用。

● 加料温泉:一些不良商家通过人工加热自来水,再加入一些矿物原料“添加剂”以及中药、花瓣、茶叶、陈醋和牛奶等来伪造温泉,甚至采用硫磺粉勾兑人工热水来冒充温泉水。

相关链接

外国温泉管理经

加热温泉需告知

日本的温泉也普遍存在使用人工加热的做法,但会告知游客“加热的程度以及水量”。

日本观光学会会员,受聘为我国诸多省市政府及企业发展规划咨询策划专家德村志成认为,温泉加热的方式无可厚非,游客看到温泉边上有锅炉就说不是真温泉,是认识上的错误,关键泉质能不能保证;温泉水的循环利用未尝不可,关键是有没有规范,必须科学地循环,不循环反而是浪费;不是所有的温泉都有滑腻的感觉。

施行《温泉法》

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出台了《温泉法》,对因温泉使用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主体、关系做了明确的界定,对水温和矿物质含量均有明确规定。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执行效果来看,《温泉法》对温泉的保育和永续利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开发温泉衍生产品

温泉以外的土特产主要是地方性特色商品。如法国埃维昂的Evian矿泉水,Vichy的温泉化妆品,捷克卡罗维发利的温泉杯、水晶玻璃都是享誉全球经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