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会出具的一份对兰越峰“人文关怀”情况汇总显示,从2010年至2014年初,绵阳市卫生局、涪城区卫生局、医院各级领导等分别与兰越峰谈话、请喝茶、请吃饭、约打牌、送手机达30余次。
王清华说,2010年6月,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医院出费用让兰越峰和尚未离婚的丈夫去上海旅游。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查,院方又安排兰越峰去广西、云南旅游。
对于这种安排,兰越峰承认她到当地医院“考察学习”了,但否认是旅游。她认为这是院方在利诱她,“怕我反映问题,利用我爱学习的优点,把我支走。”
2013年,绵阳参与信访先进城市评比,绵阳市妇联出面安排兰越峰到安县泡温泉。同年7月,华西医院授予绵阳市人民医院为联盟医院,王清华托朋友带兰越峰去安县泡温泉。
“谁的娃儿谁来抱,区里让我们医院想办法解决。”王清华说,医院疲于应付兰越峰的上访举报,在思想工作做不通的情况下,医院只能退步,答应她的诉求,“求和谐保稳定”。
今年3月8日,院方甚至请来了兰越峰的姐妹和儿子,共同做兰越峰的思想工作。起先双方达成一致,医院按照医技办主任待遇给兰越峰补发工资,并给其办理内退;兰越峰则不再上访。
但兰越峰随后反悔,“这些条件我能接受,但他们没有给我平冤昭雪。”双方谈判再次破裂。兰越峰继续去医院静坐。
这种做法引起医护人员的不满,有人认为兰越峰“闹而优则仕”。前述超声科医生则怀疑兰越峰“握住了医院的把柄”。
“我也要当走廊医生”
绵阳市人民医院的职工们把医院更名的原因归结于兰越峰带给医院的“坏名声”,并因此上街抗议
提及医院的暧昧态度,舆论对兰越峰的赞扬,绵阳市人民医院的在岗医护人员们都十分不满。
委屈还远非如此。2月14日,四川省卫生厅公布了《医院等级评审现场检查及日常监管考评结论公示》,绵阳市人民医院在从“二甲”升“三乙”评级中落选。
急诊科护士长唐玉说,落选意味着全院医护人员近两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医院不能申请做高难度的手术。
2012年3月,绵阳市人民医院启动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工作。2013年7月,医院还召开了“三乙”评审攻坚阶段推进大会,要求将创建工作动员到科室和个人,“确保各项指标无遗漏、无死角、全覆盖。”
医院职工认为,此次升“三乙”,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落选令他们将原因归咎于兰越峰的“胡闹”。
评审专家组一名成员证实了医院职工的猜测,他告诉新京报记者,绵阳市人民医院正在“过度医疗”的风口浪尖,专家组搁置了对其的评审。
2月18日晚,一条关于医院摘牌的短信在医护人员中间流传。这条短信显示:“根据绵卫办发【2014】58号文件……我局将依据相关规定,将‘绵阳市人民医院’更名为‘绵阳市涪城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