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东盟多省争航“海上丝绸之路”
目前包括广西、广东、福建、海南、浙江等八九个沿海省份正摩拳擦掌,积极谋划“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正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等制定中,具体有哪些政策目前还不清楚。
他分析称,不管“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如何做,最终战略只是在总体布局上提出要求,具体实施需要各个地区,尤其是沿海省份相互配合。
多省摩拳擦掌
2月,福建省副省长郑晓松曾透露,福建已经做了初步研究和论证,近期将拿出总体规划和行动方案。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福建的泉州港、福州港和漳州港在不同时期对“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计划,福建将推动与东盟政府机构、闽籍华侨华人社团和行业商协会之间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推进“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建设。加强与东盟海洋经济、旅游、物流等合作,加快构筑海上互联互通网络,促进双向投资与贸易。
厦门市一位官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了东南亚、中东、东非等地。南亚、中东、非洲是重要的新型市场,而东南亚又是传统的进出口市场。“东盟历来是福建、厦门很重要的传统市场,在经济合作、劳务输出、进出口等各方面都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
“借这个机会,我们准备深耕东盟,重点开发新兴市场,鼓励企业走出去投资。”该人士说,目前当地发改委方面正在做“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规划。
福建的邻省广东,正期待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排头兵。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今年初曾表示,广东在我国对东盟贸易总额中占第一位,目前广东配合国家发改委做总体方案,“希望总体方案里有广东的因素”。
据广东海关统计,2013年东盟已取代欧盟(28国)成为广东第三大贸易伙伴,广东对东盟出口增长14.9%,进口增长7.5%,对欧盟进出口则仅增长1.6%。
与东盟接壤的广西,也在积极备战“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年初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广西有条件有能力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和新枢纽,广西将通过加快构建港口合作网络等六个方面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建设。
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在3月全国两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已有八九个兄弟省份都提出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相比而言,海南的优势是突出的、独特的。海南要找准重振“海上丝绸之路”的海南坐标,在对接与服务中,进一步增加海南经济的开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