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房”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了解到,三联运营这家24小时书店一年纯粹的投入需要200万元左右,不过,对于三联韬奋书店而言,这其中100万会来自国家免税政策为其增加的收入,另外100万元是需要三联书店自己承担的成本。
1996年,三联书店与香港三联合资成立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前身是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
书店创立最初的一到两年,收支基本持平,但在接下来的10多年都是亏损。2009年,亏损已达2286万元,除自身生存难以为继之外,同时对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的利润也有所影响。
知情人士称,在最难的那几年,书店只是向三联书店交些象征性的租金,也就10万元左右。
2009年年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酝酿整体上市,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作为北京三联书店的一部分被打包到上市公司中。根据上市需要,2010年,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进行改制,香港三联退出后,三联书店成为独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店名也更名为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有限公司。
改制后的书店进行现代企业化的管理,同时,书店将二楼出租出去,这样就有了每月几十万的纯利。
2011年,书店终转亏为盈。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三联韬奋书店全年销售额达1100万元,同比增长10.29%,其中网店销售12万元,团购增长了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