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三联书店试水深夜书房首日营业额超白天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陈汉辞责任编辑:卢建霞2014-04-24 07:53

“深夜”转型能否成功?

2011年,三联韬奋书店转亏为盈的同一年,拥有17年历史的北京著名独立书店风入松贴出了停业通知、上海季风书店也传出关闭的消息、光合作用书店因资金链断裂暂时关张。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十年中,近五成民营书店倒闭。

随着数字化大趋势的来临,实体书店将会走向何方已成为业界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话题。

数据显示,近几年,随着文化消费的增加,实体书店图书销售仍是增速,保持在20%左右。而目前线上图书零售占整体图书零售市场不少于30%的份额,增速在35%以上,每年增加9%的市场份额。

在线上线下的剧烈碰撞中,三联韬奋书店“人文社科类”的定位(书店此类图书占到60%~70%)使其同样受到冲击。

2011年,三联韬奋书店共卖出36.44万册书,但每本书的利润不到一元。

尽管在艰难时期,传统书店仍可以享受一些政策优惠,但转型的压力在越变越大。

中国出版集团给三联书店的压力也很大,每年销售收入和利润要增长10%以上,这就意味着转型已成为传统书店与出版企业的重要任务。

目前,三联韬奋书店也有网络销售店,但更多是辅助作用,销售额所占比例非常小。

相对于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业内人士认为,核心还在于内容的生产、市场的细分与精准的定位。

2012年三联书店恢复邹韬奋先生在80年前创设的“生活书店”出版品牌,出书范围包括人文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大众文化读物和实用生活知识类图书。

社科人文类图书本身在出版领域所占比例并不高,而三联书店是此类图书的重要出版社。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一半左右的此类作品出自三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英语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程虹翻译的四本作品(《低吟的荒野》、《醒来的森林》、《遥远的房屋》、《心灵的慰藉》)也由其出版。

“就书店而言,我们想做的是一个文化地标。不过,现在总理突出了‘精神地标’,这个要求就更高了。”张作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