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党中央带头加强作风建设

来源:新华社作者:霍小光、吴晶、罗宇凡责任编辑:吴昊
2016-01-10 17:25

2015年11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纪委党风政风室工作人员对一名被立案调查人员(左一)就“违规发放过节费问题”进行错误事实认定。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标本兼治 驰而不息——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着力扎紧制度笼子,为改革发展稳定增添新动力

“面向未来,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任务还很重,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效、防止问题反弹的任务还很重,解决党内作风上深层次问题的任务还很重。”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连用了3个“任务还很重”告诫全党。

这是一个勇于担当又充满忧思意识的执政党对自我的深刻检视,更是一个谋定大局的领导者对形势的清醒研判。

3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2013年2月,习近平在一份材料上批示:“关键是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以完善公务接待、财务预算和审计、考核问责、监督保障等制度为抓手,努力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2014年1月,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强调,从实际情况看,影响反腐败成效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反腐败体制机制不健全,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监督合力;二是有些案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难以坚决查办,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责任不力。解决存在的问题,还得靠制度。

2015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第24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出台,为党风廉政建设树起新的里程碑。

专家指出,两项法规,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践行“三严三实”等要求转化为党内制度,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支撑。

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一条条红线绑住“任性的权力”。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八项规定提出后的三年间,中央制定出台了47部管党治党方面的党内法规,其中仅2015年就出台了19部,一张严密的制度之网已经结成。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