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下潜雅浦海沟:探秘深海动物世界

来源:新华社作者:刘诗平责任编辑:张硕
2017-06-06 16:46

鱼和虾:深海世界顶层掠食者

10时10分,当“蛟龙”号在抓取海蛇尾作为科学研究的样品时,一只虾从旁边游过。20多分钟后,一只更加漂亮的红色大虾看了“蛟龙”号几眼,由上至下从镜头前游过。

红虾刚刚游过,一条大鱼出现了,黑色的鳍、灰白色的身体,悠然自得地游着。

11时7分,一条白色大鱼悠闲地游着。与刚才看到的圆胖身材的鱼不一样,这条头黑、身材白色的鱼比较瘦长,黑色的眼睛格外醒目。

这些鱼和虾,是真正的巨型底栖动物,是深海世界的顶层掠食者。

油桶与海螺:外来侵入者的存在

看着这些深海视频,见到一个个深海的“主人”,让记者惊讶不已。但更让记者惊诧的是,11时1分,一个CHEVRON牌子的32升油桶突然出现在镜头前,开始模糊,后来清晰。卡在石头中的油桶,显而易见是从水面的船上扔到海里的。

12时7分,看到另一个外来的侵入者:一只有所破损的海螺,一看就是浅海里的那种螺,不知怎么来到了深海世界。

独特生命体系:待解的深海动物之谜

在深海视频中,记者还看到了两个疑似海葵的白色动物,一只疑似珊瑚的树状动物以及一个无法比拟的白色球状动物……

“蛟龙”号一带而过的视频拍摄,能拍到的动物只是沧海一粟。深海有着人类难以想象的生物世界,这里是高压、低温、无光照、低营养和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生活在这里的生物也因此有着独特的生命体系。

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探索工具缺乏,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并不充分。专家介绍,深海尤其是6000米以上的深渊区生物研究,目前仍以物种发现为主,已经发现了一些深渊特有物种,但对深渊生物群落结构缺乏全面了解;发现了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情况,但对其具体机制还不清楚;深渊生物怎样适应极端环境、营养和能量来自何方,这些深渊生命过程的科学奥秘同样有待揭示。

“去年中国大洋37航次‘蛟龙’号已经在雅浦海沟两岸不同深度做了一个剖面的5次下潜,本航段继续在雅浦海沟两岸进行5次下潜。”本航段首席科学家陈新华说,利用“蛟龙”号的独特深潜优势和定点作业能力,查明雅浦海沟特定区段不同水深带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揭示深渊生物不同空间分布及其极端环境适应性的机制。

本航段“蛟龙”号已经在雅浦海沟下潜两次,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蛟龙”号将进行3次6000米以上的大深度下潜,搭载科学家前往深渊区探索,期待能有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6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