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虽然看守所已不复存在,但曾经战斗在这里的革命英雄和他们的故事永远都不会被忘记。1948年10月,刘亚生、任天石、高波、秦明、杨斌、董保明、李道对、李海平、李养田,从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被押解来南京,关押在这里。除了他们,还有潜伏在敌人阵营的徐楚光、周镐、谢庆云、王清瀚、祝元福,他们在隐蔽战线的工作被敌人识破,也都关押在保密局看守所。解放前夕,部分革命者牺牲在这里。现场,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闻慧斌和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史料科副科长徐霞翔,和大家一起,通过四个精彩的小故事,回忆了那段“抛头颅,洒热血”的岁月。
徐楚光:五天策反汪伪三师起义
“红色谍星”徐楚光1909年2月9日出生于湖北浠水县,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班,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受党组织委派,他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军中,从事情报搜集和策反工作。1945年8月13日徐楚光成功策反了汪精卫政权的首都警卫军第三师集体起义,还参与策反汪精卫“建国号”座机机组人员驾机起义,飞往延安。
策反汪伪三师的起义,从制定方案到起义成功,仅有五天时间,而要在日军的监视下,把警卫三师从南京市区带到解放区,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疏忽。为了迷惑敌人,他主动向新任师长表示竭诚拥护,并在南京最大的中央饭店宴请各界人士,以示祝贺。宴散后,立即安排部署。短短几天,起义成功,所有人员都安全转移。
周镐:成为现实版“余则成”
周镐1910年生于湖北农家,1928年考入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一名国民党军统少将站长。与徐楚光是湖北老乡,抗战前两人有过简单的交往,1946年后交往日深,最终在徐楚光的说服下,他成为中共特别党员。他曾对妻子说,徐楚光是个才华横溢的革命家,他为我指出了新生的道路。他的妻子虽然知道这个选择面临的风险,但坚信丈夫的决定是对的。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对南京日伪政权进行接管,由周镐指挥,不久后他被诬陷为贪污,被关押在宁海路19号的看守所,这是他第一次入狱,直至1946年戴笠死后,军统好友帮忙说情才被释放。1947年徐楚光被抓,因与徐的亲密关系,他再次被捕入狱,后因证据不足获释。1948年淮海战役中,他策反孙良诚部后,让孙良诚策反刘汝明时,因孙良诚反水,不幸被捕,第三次入狱,于1949年1月被害。
刘亚生:“为了烤鸭,也要活下去”
刘亚生是北大学子,1936年加入共产党,历任359旅旅长秘书(王震的秘书)、359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46年8月,在转移延安的途中,刘亚生不幸被捕,胡宗南亲自劝降,许以少将参议的职位,被刘亚生断然拒绝。
在狱中,他经常遭受严刑拷打,对此,他毫不在意,还拿此事跟狱友开玩笑,“我特别能忍,如果能忍到出狱的那一天,你们要给我买南京最好吃的烤鸭。”一次毒打昏迷,醒来之后,他跟狱友说,“为了烤鸭,我也要活下去”。1948年,敌人把他押上汽车,送到雨花台,他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结果枪响了,却没有打中他。1949年,他被押到燕子矶,身上绑上了大石头,再次诱降没有成功,敌人将他推入了滚滚的长江之中。
朱克靖:为狱中读书的权利而绝食
朱克靖1895年生于湖南农村,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1922年加入共产党。他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秘书长兼联络部部长。1947年1月被叛军逮捕。
为加强看守所管理和思想控制,保密局一度禁止狱中读书看报。没有可口的食物和舒适的环境,朱克靖不在意,但没有精神食粮绝对不行。他在狱中联合狱友徐楚光、杨斌等人发起“八一行动”,要求看书看报的权利和取消狱中人身虐待,否则就要绝食到底。保密局的特务头子怕这些“高级战犯”出问题,蒋介石会追究责任,只好答应他们的条件。被捕后,他不为劝降所动,为表明心迹,慷慨写下诗作:一颗为民心,万古终不泯。壮士非无泪,不为断头流。身心许党国,一死何足愁。1947年10月被国民党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