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燕京大学教授洪业
将来的中国:
全国的人,都有饭可食,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人可爱。十六岁以上的人,都有业可执,无失业可怕,有时间可谋身体的健康,知识的长进,和文化的赏乐。
十八岁以上的人,连瞎子都能识字看报,除了老病残废者外,都能从军杀贼。凡有特别天才的人,都有发展技能的机会,而他中绝无藉知识权利以陵害他人,或居功业以自傲者。
全国农工运商的设施均充满科举的应用。俾利源的开发,足给全国人民生活的需要,器械的制用,足减工作手足的劳苦,舟车的发达,足增旅行游览的快乐。
政府代表国民的公意,为全国各地方,各团体,协力同心的枢纽,给与各个国人或外侨以生活的途径,教育的机会,和法律的保障,提倡旧有文化的保守和改良,新文化的吸收和创造,筹备国家领土的安全,保持侨外国民的权利,与各外国为物产和文化的交换,为友谊的提携,共谋全世界的和平。这样的中国,可以“痴人说梦”地想来,更要“愚公移山”地做去。
4.小说家 老舍
我对中国将来的希望不大,在梦里也不常见着玫瑰色的国家。即使偶得一梦,甚是吉祥,又没有信梦的迷信。至于白天做梦。幻想天国降临,既不治自己的肚子饿,更无益于同胞李四或张三。拟个五年或十年计划,是谓有条有理,与中国逻辑根本不合,定会招爱国与卖国志士笑掉门牙。生为糊涂虫,死为糊涂鬼,糊涂的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大有希望,切勿着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天长地久,糊涂的是永生的,这是咱们。得了满洲,再灭了中国,春满乾坤,这是日本。揖让进退是古训,无抵抗主义是新民词。
5.中学生杂志编辑叶圣陶
梦想里的未来的中国描写起来只需简单的几条线条。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凡所吃的饭绝不是什么人的膏血,凡所做的工作绝不为充塞一个两个人的大肚皮。岂止是未来的中国,未来的世界,不应该这样么?中国地方什么时候会涌现这一幅图画呢?恐怕很遥远吧,遥远到不能“梦想”吧。
再来描写所谓“一个方面”者:“高等华人”绝迹,苍蝇声似的“文化”,“文化”之声绝于耳——“报销主义”断种……现在那些大学中学一起关掉——不多写了,原来是实现时期遥远到不能“梦想”的梦想,多写又有什么意思?
6.国立艺术学院教授孙福熙
我不是没有过梦想,但现在梦境渐渐地缩小,一直缩到眼睛的前面。到了眼睛也不能闭起来的时候,还有什么梦呢?
罗志希君在图书评论上主张言论负责,我很同情,倘若扩充范围,能够人人行为负责,我想这个所谓“中国”,一定是大变一个新样子了。卖米的搀石沙,织布的搀日本棉纱,什么败露了就是乱搀官话。但到了人人行为负责的时候,就没有这种现象了。我相信这不是“痴人说梦”,我虽没有梦了,但还是希望这事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