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近年来,我一直坚持主旋律戏剧的创作,接连创作了《天籁》《红帆》《共产党宣言》《支部建在连上》《对抗》等十余部军旅话剧。总政歌剧团新近上演的歌剧《天下黄河》,就是在习主席《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创作的。在军旅主旋律戏剧的创作实践中,我主要有以下3点感悟:
一是坚持主旋律戏剧创作,必须坚定信仰,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文艺方向,勇于担当,不计名利,始终将人民和广大官兵放在创作的中心位置。
二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繁荣军旅戏剧,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最根本的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创作实践。要想从“高原”攀上“高峰”,就得有攀爬高峰的能力,这个能力就体现在我们创作人员的思想高度、文化修养、生活积累、创作技能等等方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手中要有能做瓷器活的金刚钻。我经常听到“中国为什么没有《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作品?”之类的诘问,我想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还没有托尔斯泰。
三是不能背弃深入生活的创作原则。现如今,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获取资讯的方便,但也使我们产生了深入生活的惰性。靠以往的生活经验、靠翻阅资料、靠在网络上搜索,用闭门造车的方式去进行创作,这样写出的作品必然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俄国戏剧家梅耶荷德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就如同是葡萄与葡萄酒的关系。你想酿造葡萄酒,那就得有葡萄;葡萄越多,酿出的酒就越多;葡萄的品质越好,酒的品质就越好。对我们军队文艺工作者来说,深入生活不仅是创作的基础,还关涉到对部队和广大官兵的感情问题。我们所要讴歌的英雄、所要唱响的主旋律、所要攀登的艺术高峰都蕴含于生活之中。只有经常而且扎实地到基层官兵们中去,带着感情体验生活,用心灵触摸改革强军的脉搏,才可能捕捉到新鲜真实的第一手创作素材。
军旅戏剧始终坚守并大力弘扬的主旋律究竟是什么呢?说到底,书写的是真善美,传递的是正能量,赞颂的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的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意志。我会继续坚守军旅戏剧的坐标和灵魂,以更多更好的作品唱响时代精神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