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人的幸福是什么?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作者:刘小渡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1-26 14:30

大年初五,我把婆婆公公、哥哥嫂子和兄弟姊妹,请到家里吃团圆饭,婆婆公公一进门就急切的问:“有他的消息吧?”我拿出一摞报纸,两位老人带上老花镜,一字一字地阅读着:

苏丹首都喀土穆机场因遭遇沙尘暴而临时关闭,我们在开罗机场苦等了12小时后,才坐上飞机抵达喀土穆。苏丹是非洲领土最大的国家,但是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从喀土穆到南部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地,既不通火车,也没有长途汽车。在联合国驻苏特派团中国战友的大力帮助下,我们终于成功地申请到了乘坐联合国特派团飞机的通行证……

蓝天白云间,小飞机如同一只随风飘荡的风筝,在漫无边际的茫茫大漠上空上下飞翔……

我看见婆婆的眼睛湿润了:“这种小飞机的安全性能保证吗?”婆婆不无担心地说。公公说:“那是联合国的维和军用飞机,你就放心吧。”儿行万里母担忧。我扶着婆婆的肩膀说:“没事,他会平安归来的。”报纸在每位亲人的手中传递着、翻阅着,大嫂说:“真棒。”三弟说:“真了不起。”

3月8日,报纸刊登本报记者圆满结束对中国驻黎巴嫩、苏丹维和部队采访的消息,两位记者写的《捎回百封家书,寄托万般亲情》的报道十分感人:

从满目战争创伤、险象环生的黎巴嫩,到高温酷热、蚊虫肆虐的苏丹,经过21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我们圆满结束对中国驻黎巴嫩、苏丹维和部队的采访。

在这次采访归途中,我们的内心始终充盈着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不仅是因为我们的行囊中,装着为维和官兵捎回的百余封沉甸甸的家书,更因为在与他们的短暂相处中,让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感动。由于交通和通讯等条件的限制,维和官兵无法与家人通信或发电子邮件和打电话,如同身处与世隔绝之地。在他们当中,有的人出国后妻子生了孩子,却不能亲自向妻儿表达一声问候;有的亲人病故,却不能在最后一刻尽份孝心。一位姓张的士官在自己的孩子满月之时,用我们带来的海事卫星电话,跟妻子第一次通了音讯。他兴奋地告诉我们:“记者同志,我妻子生了个大胖儿子。临行前,我和妻子商量好了,生儿子就叫‘维和’,生女儿就叫‘苏丹’。”

在我们回国前夜,中国驻苏丹维和部队的官兵依依不舍,围着我们说个没完没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官兵对祖国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我们提议,帮助官兵把家信带回祖国邮寄。第二天,起床号还没有吹响,官兵就陆续敲开我们的房门,把一封封书信交到我们手中。我们知道,这一封封书信的分量,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就是官兵内心深处向祖国和亲人诉说不尽的话语。

两位记者凯旋那天,报社领导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去机场迎接,路上大家开玩笑说,你送什么礼物给他?我一时无语。我在想,什么样的礼物可以承载弥漫在同为记者的我们20多年岁月中爱的空气呢?

不如还像当初,在心里为你读一首情诗吧。那首恋爱时就读过、一直读、还在读的诗;那首滋润过我们的爱情,甜蜜过我们的日子的诗;那首使我们的“根紧握在地下”,让我们的“叶相触在云里”的诗;那首在同甘共苦的日子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在美好幸福的时光中“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诗。同为军事记者的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诗意地栖居,诗意地相爱。我热爱生命中的诗歌,我相信爱的路上的诗情。


本文作者刘小渡(右)在康定采访军医陶诗鹏一家。中国军网记者 李爱明 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