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品读一名老兵给父亲写的一篇文章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海涛责任编辑:任爽
2017-06-18 00:45

(六)

父亲生前,喜欢和我聊天;我也喜欢和父亲聊天。

上初中后,我逐渐喜欢上了和父亲聊天。参军后,见面机会少了,但是每次探亲休假,我都会抽出时间和父亲闲聊。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聊天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从我的工作生活琐事到国家大家,从历史名人到当代领袖。每次听到我的一些新观点时,父亲就会夸我进步了。父亲生前的最后一个春节,我趁寒假回家照顾父亲,呆了20天。没事的时候,把父亲扶到院子里坐着,晒着冬日暖暖的太阳,开始闲聊。那段时间,和父亲聊天最多,每次都很兴奋、很愉快。

父亲走后,我有些不适应,每当工作有了进步、变化之时,或是遇到挫折和烦恼之事,总想给父亲说说,又无法实现,这时就特想念父亲。一次哥们喝酒,酒过三巡,聊起了父母,我有些激动,不着边际地来了一句:“我真想给老爹打个电话,可是他那边没装电话,咋办?”几个哥们受我感染,就都倒满,又干了一杯。

写这篇文章时,我有意识地对比了我和父亲的人生经历,发现我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回顾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虽然岗位平凡,但我总是全身心投入,主动开拓工作局面,从不敢有一丝怠慢。虽然毕业于指挥专业,但靠着一股钻劲,通过自学软件设计和作战仿真,成为单位的科研骨干。想当年,集中了三四个要好的兄弟,就向高端作战实验软件发出挑战,凭着“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只用一年半时间就研发成功并投入教学使用。当时一个专业的软件公司花好几年都没有实现,公司的老总看了之后觉得不可思议,发出啧啧赞叹。这些经历,虽然时代不同,内容不同,但究其精神实质,不过是父亲当年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的性格在我身上得到传承罢了。父亲走后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这应该是父亲留给我最好的精神遗产吧!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我不管遇到什么困境,只要想起父亲,就会立即打起精神,直面人生。去年,我响应军改号召,退出现役。年逾不惑的我,本可以拍去身上的征尘,放慢节奏,品味生活的乐趣,但想起父亲的教诲,丝毫不敢懈怠,又踏上新的征程。

(七)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认为,我和父亲交流很多,很懂父亲。但是真正动笔时,我才知道,除了记着父亲照顾我的一些琐事之外,对于父亲本人,尤其是父亲的前半生,我所知甚少,无法下笔。这时我才反思,虽然和父亲聊天很多,但大多是聊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很少聊父亲,父亲也很少提及他自己。

前一阵儿,九十六岁高龄的四奶奶与世长辞,我回了一趟老家,给尊敬的老人家送行。趁此机会,找家人和村中一些长辈聊了一些父亲的往事,特别是父亲任生产队长期间的一些事情,才算有一点思路,勉强可以动笔。

数个不眠之夜,憋出拙文一篇,了却我一桩心愿。

谨以此文,献给父亲!

马海涛2017年5月于郑州

作者简介:马海涛,1974年生,河南内乡人。1993年入伍,历任排长、指导员、教员、作战实验室副主任等职。2016年退出现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