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军迷亮剑>>正文

专家:三大舰队齐赴西太演习 瓦解岛链封锁

责任编辑:蔡子衡2013-10-30 09:05

远海

演习

穿越岛链

成“家常便饭”

10月18日起,中国海军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齐赴西太平洋,展开“机动-5号”远海实兵对抗演习。

此次是三大舰队首次举行联合实兵对抗演习,演习地点从过去的近海转为远海,演习的内容也增加了一些过去从未有过的特点。有媒体评论称,此次远海实兵演习标志着中国海军训练从近海防卫转向远海机动作战。

演习所处的西太平洋地区对中国海军而言是陌生海域,气象、水文、海况情况复杂,对指挥和通信体系提出考验。舰队、潜艇、飞机和岸防导弹等武装力量的作战性能都成为演习中将检验的内容。

据央视统计,此次“机动-5号”演习是本年度中国海军第八次执行穿越岛链的远海训练部署任务。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训练已经实现了常态化。

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海军三大舰队而言,所谓的“岛链”已被“肢解”,曾经的封锁围困也已不复存在。杜文龙指出,远海训练最核心的内容在于提高在真实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让训练环境和作战环境最大限度地接近。此次演习选择陌生海区,对提高训练难度价值非常大。他进一步指出,三个舰队都有自身传统的演练区域。因此若同时在陌生海域行动,对三大舰队而言,考核条件、对抗条件是均等的。

杜文龙表示,穿越岛链对于中国海军来讲,已从“奢侈的菜肴”变成“家常便饭”。对于中国海军三大舰队而言,“第一岛链”已被“肢解”。他更期待三大舰队同时穿越巴士海峡、大隅海峡、宫古海峡。

冷战时期 美苏对抗

岛链之由来:

冷战时期 美苏对抗

太平洋岛链被赋予军事政治意义,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时期开始的。随着二战结束,美苏两强对峙的冷战爆发。当时双方角逐的重点是在欧洲,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美国海军占据优势,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和遏制。1951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杜勒斯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屿链。”这是岛链首次被作为明确的军事政治概念提出。从此,距离美国本土1万公里的岛链,被当成了美国的“前门”。

在漫长的冷战时期,为了围堵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保障“前门”安全,美国把岛链打造得像铜墙铁壁。一是以阿留申群岛封锁白令海,防止苏联潜艇从北冰洋进入太平洋;二是以日本列岛封锁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和对马海峡,防止苏联舰队从位于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进入太平洋;三是以冲绳岛和中国台湾应对中国大陆,同时冲绳也起到对台湾的支撑;四是以菲律宾和台湾岛等地支撑美国在东南亚进行的越战等活动。沿着这条岛链,美军以海空军基地为要点,在各处海峡、水道等等要害派遣了军舰和飞机巡逻,严密监控对手水面舰艇活动。在水下,美军设置了庞大的声呐设施,监听潜艇动向。而岛链在陆地上的桥头堡则是韩国驻军。

美国除了大力加强在岛链上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之外,还通过订立各种条约,组建“东亚集体安全体系”,拼凑军事同盟,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结合,由点及面、从线到网,逐渐形成一个立体化的封锁区。在冷战时期有力地抵御了苏联在太平洋方面的压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