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中国 确保霸权
岛链之现状:
遏制中国 确保霸权
20世纪末华约瓦解,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双雄争霸转变为美国一家独大。这种情况下,美国并未马放南山,而是步步扩张,进一步加强在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的势力。岛链针对的目标,也从原本的头号强敌苏联,变成了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这一方面是中国本身人口众多,经济潜力大;另一方面也是美国从政治上需要有一个假想敌,来凝聚他的战略资源,网罗他的仆从国。
因此,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对岛链布局进行调整。纵深上,以第一岛链作为面对中国(及朝鲜)的“火线”,第二岛链作为第一岛链的支撑,而第三岛链则是连接前两个岛链和美国本土大后方的枢纽,这样形成一个多层次,大纵深的布局。
美国还趁着苏联解体的有利时机,大力向传统的苏联势力范围——南亚渗透。比如与印度加强军事合作,甚至与当年的宿敌越南越走越近,星条旗直插印度洋。这样,亚洲的“岛链”实际上有朝西延伸的态势,包围网进一步扩大。再加上从海湾战争开始,美军逐渐拿下了冷战中多年拉锯的中东地区,将其在欧洲势力向东延伸。两条战线连成一体,有助于实现美国欧亚一体的“总体包围”,确保其在全球霸权地位的不可动摇。
日本在岛链战略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日本时刻梦想着重返大国地位,尤其总想着扩张军队。当初日本之所以得到美国纵容而崛起,与冷战关系很大。如今日本想要继续提升自己的地位,一方面他期望世界各大国之间继续保持矛盾,另一方面他要给假想中的对手下绊子。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矛头自然对准中国。再加上日本本土又是美军的重要基地,这就使不断扩军的日本自卫队,成为岛链封锁中国的急先锋。
岛链之驻军:
兵强马壮 虎视眈眈
三道岛链中,第一岛链驻扎了大批美军。其主要兵力驻扎在日本本土及琉球群岛,尤其以冲绳岛驻军最多,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达2万多人,还有大批战斗机、支援机和侦察飞机。这些飞机经常抵近中国海岸进行侦察、监听。在2001年,正是从冲绳起飞的一架EP3电子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导致了我飞行员王伟烈士的殉国。美军最先进的F22战斗机也在冲绳部署,最多时达20多架。如果再算上桥头堡韩国的3万驻军,则第一岛链美军总兵力达六七万人,包括大批先进战斗机和一个常驻航母编队。再加上韩国、日本的近百万仆从军队,美国在第一岛链拥有的常规军事打击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俄罗斯和中国之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了。
第一岛链抵近中国,一方面有利于对中国的压制,另一方面却也反过来增加了被我岸基导弹部队反压制的风险。因而近来美国悉心打造第二岛链,作为“相对后方”的基地,既可以避免遭到突袭,又能及时支援第一岛链。为此,美军不惜把一些部队从第一岛链后撤到第二岛链,如从冲绳撤退了70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到关岛。所谓拳头先缩回去、再打出来更痛。美军这种调整,使得其在岛链的兵力分布更有弹性,而对整个区域的掌控和应变力度都得到提高。第二岛链还有多个海空军基地,也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能够保障B-2隐型轰炸机部署的基地,还有美国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潜艇基地。从这里起飞的战略轰炸机可以在8小时之内攻击东亚大陆目标,核潜艇则可以巡视整个西太平洋。
再往东的第三岛链,则是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后勤和指挥中心夏威夷。这里驻有美军第25轻步兵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也可以快速部署至东亚前线,同时又能得到美国本土西海岸驻军的驰援。这样一来,三重岛链组成的军事部署,不但把整个太平洋完全纳入美军掌控,而且对我国构成了极大的制约。我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外接大洋的航路,却总是遭到美军的监视和封锁,以至于“有海无洋”。另一方面,一旦战争爆发,第一岛链的美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却可能在短时间内便对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区造成实质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