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军迷藏书>>正文

星火燎原全集

来源:中国军事书店作者:朱德 聂荣臻等责任编辑:李晓江2013-12-10 09:44

    作品简介:

    《星火燎原全集》由毛泽东惟一题写书名、朱德作序,1338名作者参与编写,其中包括元帅9人(林彪未撰稿)、将军437人(含7位大将、44位上将、91位中将、254位少将,41位未授衔的军以上领导)。以此传奇阵容编写的大型革命史料丛书是革命前辈建立新中国的传世红色经典,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家谱。

    编辑推荐:

    向共和国献礼——史料丛书《星火燎原全集》出版侧记

    新华社记者 黄明

    这是一部人尽皆知的大型丛书——书名,由毛泽东题写:《星火燎原》。

    为一部书题写书名,在毛泽东的一生中,绝无仅有。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一支伟大军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波澜壮阔的30年战斗历程,如历史镜头般真实再现于这部巨著之中。

    在国庆60周年到来之际,解放军出版社隆重推出《星火燎原全集》,共20卷。至此,这部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恢弘出版工程,以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方式付梓面世。

    东方史诗

    平凡却不寻常的26年,留下了一部辉煌的史诗。

    1956年,为纪念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出版一部反映我军30年战斗历程的回忆文集。征文活动从1956年开始,盛况空前——

    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阅改征文稿件;彭德怀、贺龙等中央军委领导亲自组织征文工作;总政治部专门成立“星火燎原编辑部”,编辑整理征文;毛泽东为征文丛书题写“星火燎原”书名,朱德作序。

    一大批开国将帅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数万名解放军官兵、转业军人和地方党政干部踊跃撰稿,应征稿件始料不及地达3万余篇。

    筛选、编写、修改……“临时”成立的“星火燎原编辑部”,在时年36岁的编辑黄涛的带领下,开始了“不临时”的工作——一干,就是26年。

    自1958年至1963年,《星火燎原》先后出版了8卷。这部巨著的问世,当时被文学巨匠郭沫若誉为“记述中国革命战争的东方史诗”——

    数万篇来稿,每一篇都是一段峥嵘岁月的真实回放;数百篇入选文稿,每一篇都是一个用生命刻录的不朽坐标。人民军队30年的光辉历史,就这样以当事人、亲历者回忆的真切方式,将渐行渐远的历史细节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丛书出版后,相继用中、英、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14种文字、8种版本发行国内外,共发行710余万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读者。

    丛书之所以为8卷本,系另有第5卷和第8卷因特殊原因编好未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将《星火燎原》选编发至全军连队,并指示加快丛书编辑进度。

    1982年建军55周年前夕,解放军出版社将10卷全部出齐,共收入文稿637篇。邓小平为丛书题词:“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也先后题词,要求坚持用我军的光辉历程和革命传统教育全军指战员,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26年,只干了一件事。”已故编辑家黄涛,这样评价自己。

    但黄涛和他的同事们,干成这样“一件事”,对党对国、对人对己,足矣。

    红色经典

    《星火燎原》在文学界和史学界创造了诸多奇迹,但也留下一些遗憾:当年全国应征的3万多篇稿件中,初选“入围”的有1万多篇,最后成书出版仅635篇。众多珍贵回忆被无声地还给历史,令人扼腕。

    黄涛生前曾回忆,4个缘由导致了大量稿件的尘封——

    一是平衡。许多历史事件如长征中过雪山草地的来稿非常多,而关于遵义会议的稿件却很稀缺,编辑部只能“截长补短”;再比如,由于反映一方面军的稿件数量过大,最后连刘亚楼这样名将的稿子也只好舍弃。

    二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庐山会议后,一批老同志如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等的文章被列为“暂不刊用”或“后排”,而到了“文革”时期,“不刊用”的名单进一步扩大,稿件选择受到极大限制。

    三是史实核证上的困难。许多作者在经历数十年战争动荡之后,对多年前地名、人名、数字等的记忆难免有错漏之处,而在当时党史、军史研究的起步阶段,编辑们核证这些细节相当困难。加之稿源丰富,有所存疑的稿件就被暂时搁置了。

    此外,由于当时正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用纸紧张。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军委审核《星火燎原》书稿后,决定大大压缩出书规模。这样,一大批“未刊稿被藏诸密室,成了尘封的史诗。”

    “风物长宜放眼量”。2006年,人民军队即将迎来80岁诞辰,距1956年的征文活动发起,已过去整整半个世纪。解放军出版社下决心出版这批当年尘封的历史存稿。

    然而,由于编辑部几经搬迁、水滴虫蛀,较为完整的存稿仅剩1000余篇——那是当时反复选稿到最后一轮被编余的稿件。

    半个世纪前的纸张已经变脆,字迹水浸后也变得模糊。“但从内容来看,大部分稿件质量非常好,而且每一篇稿子都附有稿笺,详细注明了未刊用的原因。”“星火燎原”编辑部现任主任刘翎说。

    编辑部从这些稿件中选出521篇,又从1980年后出版的《星火燎原》丛刊中选出了回忆文章174篇,合成695篇,组成了400万字的10卷本《星火燎原·未刊稿》。

    今天,这些稿件的作者多已故去,但他们所写下的那段壮阔历史,却将恒久成为共和国的一部红色经典。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