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潮头需要百舸争流”
2010年11月,舟山舰、徐州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第七批护航编队,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海域。
作为保障指挥所副指挥员、指挥组组长,在执行亚丁湾第七、八批护航任务期间,吕界栋针对索马里海域不同情况,认真研判想定情况,参与制定反海盗、反破袭、反干扰、反劫持等系列方案预案,组织各种演练30多次,所在的千岛湖综合补给舰完成伴随护航任务40多批600多艘次,单独护航10批13艘次,参与完成援救遭海盗袭击的“金雅”轮、“布依河”和“北欧-阿波罗”号商船任务,展开了武力营救“富城”轮各项准备工作,解救被海盗追击船舶4次7艘,查证和驱离可疑船只200多艘次。
一次次针锋相对、一次次炮火硝烟,200多天的护航经历让吕界栋深深感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团队过硬才能出色完成任务。
近年来,大队应急任务频繁、兵力紧张,加之部分专业处于骨干交替阶段,急需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当先锋打头阵。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吕界栋都要推荐年轻同志跟班见学,让新职手挑大梁、唱主角,为官兵尽可能地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在某海域应急测量任务中,吕界栋大胆把年轻干部卞国旗推上前台,负责海上作业工作。任务过程中,卞国旗独立判断、果断决策,克服了出测准备时间短、新装备操作经验缺乏、协同作业难度大等困难,出色完成了海上作业。
硕士女军官汪平从陆军院校研究所毕业分配到大队测绘处,刚下部队时由于不适应部队环境,工作时一直打不起精神。吕界栋主动让汪平参与到高级工程师团队的科研项目中。在科研骨干倾心帮带和大队浓厚科研氛围的感染下,通过不到3年的锻炼,汪平先后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多篇科技论文被转载引用,汪平本人也在海测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在吕界栋的推动下,近年来,大队先后涌现出海军测量学术带头人许家琨、全军优秀参谋方科、全军作战部队优秀科技人才奖获得者田志光、张启国等一批科技和业务人才,20多项测绘成果填补了全军、海军空白,海图质量连续多年名列海军前茅。(方立华 刘亚迅 杨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