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王牌连长引导火力精确打击 秒杀敌指挥所

来源:中国广播网责任编辑:蔡子衡2014-04-09 16:24
王牌连战士掌握特战技能:引导火力精确打击

对抗演练中,徐龙祥及时将战况报告指挥部。

近日,记者走进南京军区某旅,专访了郭兴福连第26任连长徐龙祥。

徐龙祥:我们连队是“郭兴福教学法”的发源地,如何让我们的教练员能够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适合部队转型的需求?这是我们抓教练员队伍抓我们指挥员队伍的一个方法手段。

瞄准未来战场 操作信息化的装备是制胜关键

记者:这个就是“郭兴福教学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种新的理解,赋予它的一种新的时代内涵,要结合时代的需要把这信息化的本领练好,是这样吗?

徐龙祥: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感觉“郭兴福教学法”——“红、活、硬、细、实”,贯穿始终应该是创新的过程,不管是创立的之初,还是我们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它都是结合我们部队发展的需要抓训练,想打仗一个重要的抓手,一个推动的叫推进器。

所以,我们要用郭兴福教学法,首先要理解它的精神实质,要郭兴福教学法创新的精神融入到平时的战士训练。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发展的新的阶段,就应该瞄准未来战场上的前沿,去想去做去研究、生成战斗力。

记者:连队有一个叫首席教练员的一个科目申报是吗?这个课目申报我看是咱们要砍掉了一些比较基础科目,之后加上10多种的信息化的课目?这是怎么考虑的?

徐龙祥:你提到的就是为什么在申报首席教练员评比和晋级科目的时候,我们把传统科目剔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破陈除新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还是抱着以前步兵那仅限于的投得远,跑得快,打得准,它也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

因为未来战场他是在信息化背景之下的,我们是在体系作战能力下的,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作战单位一个作战模块,我们指挥员,我们的战士拥有信息化的素养,你能不能操作信息化的装备,这是我们未来的制胜的关键因素。

所以我们把一些信息化内容作为我们的精品科目进行申报,逼着我们的教练员去学信息化、用信息化、教信息化,使我们下面的战士他会操作信息化装备,会使用信息化装备,会用信息化的条件下的一些战术理念去打仗,让整个作战能力与部队发展接轨。

步兵信息化转型 强调一战多能人装结合

记者:我们在投身强军实践方面有没有比较独到的一些做法能够,把这个兵练的比原来更好?

徐龙祥:结合部队的转型,我们感觉到提升战斗模块,还是从我单兵、单装,也就是连级、排、班这三级的战术运用去下工夫。我们作为步兵单位,多样化任务,把一些特战技能融入到平时的训练,使战士掌握一些步兵以外特别是一些特战的技能科目。比如说特种爆破、特种战术、特种射击等一些特战技能,它能充实我们单兵的作战技能,能够适应更多的作战环境和作战需要。

第二,就是单装作战效能的发挥。目前我们连队装备的新型的装甲步战车,我们在抓转型,着重强调要深挖单装的技术性能,让操作人员和装备融入一体。我们在进行班组协同作战时,强调要一战多能训练,让战士能够在装甲数控车内,可以适应多个岗位的需要,一旦我们车上战斗员发生减员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补充,这样有利于我们的单装它作战效能的发挥。

第三,我们讲引导打击的战术手段,尽量的使用研究和拓展,让单兵掌握多种引导打击方法手段,实现在判断敌情和掌握敌情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手段精确的引导航空兵、炮兵、坦克兵,直射火力、直瞄火力进行精确摧毁,为步兵发起攻击扫清障碍,使我们步兵打得更好,打得更快。

抓军事训练提高标准 严于大纲高于大纲

记者:你有一句话,就是说训练不发狂,战时会发慌,会心慌。在我们的训练过程中是不是标准要跟大纲要高了一块?那我们是怎么做到又高于大纲又科学训练?又能取得好的一种训练成果呢?

徐龙祥:在提高标准,严于大纲高于大纲训练这方面,我们还将战术动作低姿匍匐,40厘米高的桩降低到35厘米,使他们在这个训练当中通过难度强度来提高我们的战士动作的规范性标准性。

我们在进行科目设置的时候也通常会把科目进行组合,重复,跑完步以后我们要检查水壶,水壶倒提起来,提起来一看是哪一个水先完,那说明水少了是不够的,我们在装备进行演练的时候,检查每一个细节。我们通过抓细抓实来提高我们大家这种想打仗,练打仗本领的人的紧迫感和意识。

手投弹在投掷的时候,我们往往还是非常注重他投了有多远,但是实际过程中投弹要结合战场氛围,因为上了战场投弹不是简单的投掷背景,我们在强调在投弹的应用的时候,我们强调要投准。我们在30米的地方设置一个地壕靶,窗户靶,练习我们的投手的投准能力,让他们全部武装,携枪进行投掷。

携枪投掷,就是让他左手拿枪,右手拿手榴弹。有的时候,我们还把刺刀给他装上,在投掷过程中我们还可能越野敌情,使他在低姿匍匐以后让他完成投弹动作。

在越野以后完成投弹工作,在进行长距离奔跑以后完成投弹动作,使投弹这个科目能够贴近我们的实战的需要。

革新战术战法研究 推出特色精品科目

记者:那在继承和发展郭兴福教学法过程当中,在练兵方面在战术战法的研究方面都有哪些成果?

徐龙祥:比如说我们目前90F电台的操作,北斗手持终端的运用,复杂的电子的环境下,电的联网、组网训练,包括战术训练中的一体化指挥平台的应用,这都是我们当前具有特色的精品科目。

我们还革新的一些具有西方特色的一些训练器材,比如说激光模拟检查器,包括DV教学,包括兵器推演,都有助于信息化教学;

同时,我们也打造了一批具有信息化素养的教练员队伍。近几年,我们先后有三人被评为军区的郭兴福技术教练员,有8人被评为集团军的优秀技术教练员,有12人被旅评为首席教练员,有45人被旅评为优秀技术教练员。

记者:那在其他战法的研究方面呢,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

徐龙祥:战法研究这块连队先后打赢过,加强步兵连,破战系统的战法研究。也结合演习担负过反机降,反穿插和兼顾整理防御这些课题的一些专项的研究。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我们部队进行了一些推广和示范。

人生就像出膛的子弹 紧盯目标才能命中靶心

记者:在你个人方面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成果?

徐龙祥:首先我自己被军区评为郭兴福的优秀首席教练员,自己在写过一些关于传承和弘扬郭兴福教研法的一些文章,在解放军、军区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比如说我写过一些教练制度抓落实,弘扬传统谋创新。还有继承和发展“郭兴福教研法”争当新时期郭兴福教练员等一些文章在解放军和军区进行了交流研讨,这几年也先后到武警新疆总队等一些外单位进行示范教学。

记者:你今年是32岁,当兵14年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军人来说,年龄不大,军龄确实不短,这段人生您有什么的人生感悟呢?

徐龙祥:入伍14年从列兵到连长,我经历了9个岗位的变化和锻炼。我的体会,人生就像一个出膛的子弹,只有紧盯目标一往无前才有可能命中靶心;也让我感受到,军人要想实现自己人生价价值和理想,就是应该能打仗、打胜仗。(记者 邓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