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军常数法,在航速为30节的时候,所需要的功率为排水量的4.85倍加14800,一般而言,动力系统应适应污底、风浪及排水量提高等变化引起的舰艇阻力增加,所以要停出10%左右的功率储备,这样055型导弹驱逐舰排水量的上限大约为15000吨左右,即使考虑到留出一定的工程余量,以提高舰艇的安全性和生存能力,055型导弹驱逐舰的排水量超过10000吨也没有问题,所以才有人推测它是一般满载排水量达到12000吨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即使这样055型导弹驱逐舰的吨位已经超过了伯克级、金刚级和KDX-3型导弹驱逐舰,也超过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仅次于美国的DDG-1000导弹驱逐舰,后者的满载排水量为14000吨。
增加的排水量和空间为055型导弹驱逐舰舰使用更加先进的探测系统打下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雷达隐身技术逐成熟,以F-22为代表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已经服役,与此同时其他采用隐身技术的武器如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等也大量出现,有效的降低了雷达的探测距离,这样都对雷达探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雷达的典型目标参考面积一般在5平方米左右,052C/D型驱逐舰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设计年代较早,可能也是以这个指标做为目标参考面积,但是这个指标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所以目前国内外相关行业的观点是新一代雷达的典型目标参考面积应该降低到0.1平方米左右,因此055型导弹驱逐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将会以这个指标做为目标参考面积,以更好的适应新世纪战场的需要,
除了隐身目标之外,新世纪战场还出现了高超音速飞行器,与目前的常规飞行器相比,其飞行高度高、速度快,对于雷达探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些都需要雷达探测能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055型导弹驱逐舰还将担负我国海上反导舰艇的任务,从目前来看,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弹道导弹的暗流涌动,例如日本固体运载火箭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以方便、迅速的转化为弹道导弹,这样我国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海上防空反导系统,能够在对方导弹发射初期就对其进行拦截。
前面说过,提高雷达探测能力第一个手段就是提高天线孔径,因为孔径*功率是雷达距离公式关键的两个参数,举一个例子,美国伯克F3构型驱逐舰与以前构型相比,它换装了AMDR有源相控阵雷达取代原来的AN/SPY-1,与后埏相比,AMDR的天线从后者的3.7米左右增加以4.27米,实际上美国海军认为这个尺寸天线应付新时期的威胁仍属勉强,所以美国海军曾经设想建造CGX巡洋舰,其雷达天线了孔径高达10米!,055型导弹驱逐舰的吨位和空间比我国海军现役的052C/D要大多,也要高于伯克F3构型驱逐舰,因此它可以配备比这些舰艇更大的天线,从而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
吨位和空间的增加还可以配备功率更大的能源供应系统,以提高雷达的功率,前面说过伯克F3配备的AMDR的峰值为10MW,而SPY-1只有4-6MW,因此伯克F3的探测能力明显优于以前型号,而055型导弹驱逐舰也可以提高雷达的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以应付新世纪高隐身、高超音速、高机动目标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