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道布尔”号轰炸机:创二战最长飞行时间纪录

来源:中国网责任编辑:蔡子衡2014-04-24 11:18
“道布尔”号轰炸机:创二战最长飞行时间纪录

“道布尔”号轰炸机与11名机组成员在起飞前的合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空军的B-29“道布尔”号轰炸机创造了飞行时间最长纪录,同时经历了许多不平常甚至是危险的时刻。

1945年6月,日本战时宣传广播电台广播说,美国空军一架单独执行任务的B-29轰炸机在日本北海道地区被击落。这则消息使“道布尔”号轰炸机机组人员感到既惊奇又好笑,因为正是他们驾驶着这架B-29 “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实施了这次单飞任务,而且轰炸机安然无恙。

此时“道布尔”号轰炸机已安全返回位于关岛的空军基地,完成了被认为是二战期间时间最长的不间断飞行任务。“道布尔”号轰炸机此次担负的任务是对日本北部的几个城市进行照相侦察,为盟军以后的大规模编队轰炸日本收集情报信息。飞行任务从6月25日开始至26日结束,共计飞行23个小时又25分钟,航程达到4650英里(约7482公里)。

美国空军第21轰炸机部队第314联队第39飞行大队的P-10小组人员驾驶着“道布尔”号轰炸机执行了这次任务。机组成员有11人,分别是:机长托马斯·贝尔、驾驶员理查德·哈里森、导航员约瑟夫·卡拉汉、投弹手理查德·鲍德里奇、雷达观察员兼机械师埃尔默·琼斯(本文作者的父亲)、飞行工程师乔治·比弗、无线电操作员大卫·舒尔曼、中央火力控制员约翰·埃西希、左炮手大卫·波特斯、右炮手拉尔夫·约翰逊和尾炮手托马斯·史密斯。

机组人员于6月25日下午2点30分接受了任务,下午5点05分“道布尔”号轰炸机从关岛的空军基地顺利起飞,当时天气还不错。

出于保密需要,B-29轰炸机的雷达和雷达观察员都被称为“米奇”(即“米老鼠”),为的是不使日本人知道B-29轰炸机是利用雷达瞄准的方式进行投弹的,特别是在晚上。雷达观察员琼斯就坐在尾炮手前面,但他所在的位置却没有窗户。对于这种封闭的环境,后来琼斯这样评价说:“我参与了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在此次任务中,为雷达观察员准备的文件中列出了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多个目标,包括室兰、札幌和小樽等城市,而且它还标示出方位以及敌我识别系统数据。

一开始“道布尔”号轰炸机的机上照相机拍摄到了一些非常清晰的照片,但是后来机上照相机出现故障,机组人员只好使用手持照相机继续拍照。

“道布尔”号轰炸机在日本北海道上空没有遭遇到任何敌对行动,事实上,当轰炸机晚上飞过札幌机场上空时还无意间受到了日本人的欢迎。据第39飞行大队的战争日志写道:“当轰炸机盘旋准备对目标进行新一轮的拍照时,毫无戒心的日本人竟然打开了机场的着陆跑道灯。”盯着雷达监视器的雷达观察员琼斯当然没有看到札幌机场的灯光,但通过飞机上的对讲机他也知道了日本人打开了机场上的着陆灯。他怀疑日本人绝不会想到美国的B-29轰炸机会飞到日本最北边的札幌,还以为“道布尔”号轰炸机是一架准备着陆的日本飞机,因此才打开着陆灯引导飞机降落。

在札幌的遭遇让“道布尔”号轰炸机机组成员稍微感到轻松一些,但是这次飞行仍然充满众多的潜在危险。

与其它所有飞行任务一样,“道布尔”号轰炸机有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坠毁。起飞和着陆事故、敌机、防空炮火、天气和机械故障,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由于太平洋的水域广阔和撞击水面的可能性,在海上跳伞或水上迫降也存在巨大的危险。

平常时间,当美国空军飞行编队执行任务时,许多军舰和潜艇会沿着飞行路线航行,以便随时解救迫降或跳伞的飞行员。但是“道布尔”号轰炸机这次执行的是单飞任务,没有这样的援助部队。机组人员如果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跳伞或飞机迫降到水面上,没有军舰或潜艇可以作为他们的“救生员”。正如机组人员所说:“我们必须完全依靠自己了。”紧急情况下的备用着陆点是在苏联的海参崴。

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道布尔”号轰炸机还必须做到自给自足。机组人员粗略的估计了一下,飞机携带的燃油大概有8000加仑(约3万公升多一点)。

日本人最终弄清楚了这架单飞的美军B-29轰炸机从上空飞过的目的,知道了它需要做什么,同时也跟踪到轰炸机的航线,并形成了详细的报告。日本人还知道盟军的轰炸机编队会随之而来发起大规模的攻击行动。

单飞的“道布尔”号轰炸机因此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护,并没有成为遭受攻击的目标。因为日本人不仅想要跟踪这架轰炸机的航线,还担心暴露他们的防空火炮阵地的位置而通常不会对单独的一架飞机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