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走在街上,有人管她叫美女,她也许会开心地笑笑,但如果看过她的作品后,你还只叫她“美女”,她会不开心。靠实力打拼获得尊重,而非靠美貌取悦读者,这就是中国女漫画家的自信与硬实力。这样知性和有内涵的女人,想必你已经有所耳闻。一个是张小白,另一个是夏达。

由日本外务省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漫画大赛”颁奖仪式于上月举行,获得今年最高奖项的是来自中国的女漫画家张小白,她的作品《最远的,最近的》在来自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189件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最远的,最近的》是小白的第一个长篇,也是应法国编辑约稿绘制的,起初所用的中文在后期制作时被翻译成法文,并由法国出版社的比利时分社出版。“出版方帮我把作品提交参赛,得知获奖时我简直不能相信。”小白说,因为画画的过程很让她纠结,“让故事在结尾收住,让整个故事张弛有力,还要用画的方式呈现。”
《最远的,最近的》故事源于小白的梦境,讲述了住在北京的一位大学女孩遇见自己未来的儿子穿越时光,从此开启一段不可思议的故事。故事中的情感分外写实,而误解、悲伤、病痛、死亡,都在亲情、友情、爱情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漫画中的主人公并没有日本女生的短裙装,也没染着夸张颜色的头发。故事的场景中还能看到前门、西单,看到胡同文化。小白说,这是一个如林依晨般的邻家女孩的故事,她的长相并不让人惊艳,面临着四级考试,只想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而漫画中的配角,也被小白塑造成一个从农村来的女大学生,她带着一点小自卑,却仍然努力地生活。
活生生的人物和熟悉的街道场景,真实而生动,这也是小白获奖的原因。问小白什么是好的漫画,她咬咬嘴唇,“漫画就是用心、用画去讲故事,让大家感同身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延伸阅读

中国漫画家夏达创作的漫画《子不语》在得到日本集英社总编辑长茂木行雄和著名漫画编辑松井荣元的大力推荐后,正式登陆日本,与日本顶级漫画大师同刊连载于漫画杂志《ULTRA JUMP》,成为内地首部在国内走红后打入日本顶级漫画杂志的原创漫画。
“作为中国画家画出日本人也喜欢的作品,漫画《子不语》良好的气氛和布满不可思议而又凄凉幻 想的感觉令人不禁遐迩。”很多看过夏达作品的日本人都如此评价。
“我听说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以为别人在和我开玩笑,因为喜欢动漫 的人都知道《UltraJump》的作者包括萩原一至、荒木飞吕彦、大暮维人、木城雪户等众多大师,很多人都是看着他们的漫画长大的。”作为内地漫画进入 日本《UltraJump》杂志的第一人,夏达说她把目前发生的一切当成是对中国漫画的鼓励。“《子不语》讲的是一个九岁小女孩小语随父母搬到一个古老的小镇上,在她眼里发生的各种 奇异又有趣的事件,是由单元式的小故事串成的长篇。《子不语》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大家喜欢它,大概是因为里面的故事温馨美好而又哀怅让人忍不住去翻看,令人感动而又有些哀伤的物语总是能很好地捕捉人心。
别看我现在画的是西方漫画,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我最早的画集就是从古代诗词开始的。”据夏达介绍,《牡丹亭》、《西厢记》、《诗经》等都曾经是她的灵感来源。“心灵漫画最重要的就是要洗涤都市生活带来的浮躁和世俗,我以清新自然的画风见长,而这些技巧和体验都能在中国古文化中找到。”夏达说中国诗词教会她每一笔每一划都需专心体味,画漫画则是她用体会记录下世界的方式。 夏达说,她会把自己现在的成绩当成大家对中国漫画的鼓励。延伸阅读
夏达博文《2009-10-22》中某段话:
……不看也懒得关注现在国产漫画的人说什么都可以,对他们来说我也只是个茶余饭后磨磨牙的话题。关注我作品本身的人,你们是我的读者,就请答应我这一个任性的小要求:不要再跟着媒体起哄了(这里指夏达为活动而拍的照片,媒体借此炒作,),请继续关注你们原来感兴趣的东西(指夏达创作的漫画),那是我用时间,用健康,用心,用命耗出来的东西。我想它值得。 7年,挨过饿,吃过苦,生病靠死扛,不出门是因为躺着抗饿,瘦是因为消化系统彻底紊乱,头发长是因为没钱理发。每天拷打着自己的精神和体魄,作画,作画。我祭上了自己的命,所以神让我见到了一丝光。
我仅仅只是想画漫画而已。
现在再从事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牺牲”了。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利益,会有更多有才能有理想的人加入,说风凉话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也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若真是不舍,那就回到这个行业来,欢迎之至。
中国女漫画家就是这样用柔弱的小身体,夜以继日地在黑暗的角落里拼命创作。他们知道美貌只是昙花一现的浮华,她们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一切。这样用实力争取更多的读者,走出过门,获得世界认可的女人,总是令人尊敬的。祝他们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