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话航天专家梁小虹:“长征火箭如何飞向航天强国”)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王敏、任沁沁)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开展宇航活动的基础,其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空天活动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屡建功勋,但与美俄等发达国家相比,长征火箭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何处?今后将面临怎样的国际竞争?我国还要研制什么样的火箭才能赶上航天强国?记者3日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
【问: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重要品牌,目前状况如何?】
梁小虹:长征火箭是中国航天进入太空的重要运载火箭。近些年,随着航天的高强密度发射已成常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进入产业化时代。截至2013年底,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实施188次发射,成功率达95%以上。今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迎来1970年以来的第200次发射。
到2020年前,据相关机构估计,国内将有270余颗、国外将有460余颗有效载荷的发射需求。为应对挑战,我们研究院量身打造了运载火箭“百发工程”,涉及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F和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等,自2013年开始的未来8年,以一次性谋划100发火箭的生产组织为载体,分批投产,顺序交付,即时发射服务,将进一步实现运载火箭的规模生产。
【问:大家普遍关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目前状况如何?】
梁小虹: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大、中型运载火箭中的“主力军”,将分别执行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
目前,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平台在海南发射场进行组装调试,该发射平台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恭迎两型火箭“披挂上阵”。
2014年长征五号将完成以全箭模态试验、芯一级动力系统试车、直径5.2米、长度20.5米整流罩分离试验为代表的大型地面试验,开展火箭生产、总装和测试。其中,全箭模态试验是我国运载火箭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试验项目之一,无论是产品配套、状态设计,还是数据采集通道,其规模均为亚洲之最。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今年将完成首次发射场合练。今年转入飞行发射准备阶段,年底将完成首次发射场合练,全面考核新火箭、新飞船、新发射场等各大系统的匹配协调关系,为2015年首飞和载人航天空间站任务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