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乘坐夜间航班,安全风险是否会增高?
A:不存在这个说法!
中国航空博物馆研究员、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张维表示:不存在这个说法,是一样的!不存在白天飞就安全晚上飞就危险的情况。关键还是看机组和飞机情况,像波音777-200属于非常先进的机型,在任何时候(白天或黑夜)飞行都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如果机组训练不足,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是目前看,起码从机长的资历上看应该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Q:网传的飞机座位安全概率图是否靠谱?
A:武断地拿一张图说坐哪安全并不科学!
中国航空博物馆研究员、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张维表示:那张图是否靠谱要看是什么类型的事故。这个图是根据无数次事故概率算出来的一张图。如果迫降,是不是在每一次都能按照这张图上面所画的这些情况发生就不一定了。这个事就跟你坐汽车一样,有可能你追尾了人家,也有可能人家追尾了你,到底你在哪受伤那就不清楚了。所以我觉得这么武断地拿一张图说坐哪安全,这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像靠近紧急出口的位置,肯定是最安全的,就是撤离的时候,这个位置无疑也是最好往外撤离的地方,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那个图简单地这么一说坐哪儿安全,我觉得不太科学。
Q:民航客机的安全服役年限是多少?
A:不能简单地从年龄上来判断飞机的情况
中国航空博物馆研究员、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张维表示:只飞了11年的飞机是正当年的飞机,没什么问题,一般民航飞机使用30年,甚至在北美、加拿大等地方,还有非洲等地方,使用50年的飞机都有。就拿B52轰炸机来说,任何一个机组的年龄都比飞机要年轻。民航飞机的使用寿命与航空公司的维护有关系,不能简单地从年龄上来判断飞机的情况。
Q:国际空难发生的时候谁应该来主要承担搜救和主要信息披露职责
A:信息披露是航空公司,搜救肯定是当地的政府和专业的搜救部门
中国航空博物馆研究员、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张维表示:信息披露肯定是航空公司,搜救肯定是当地的政府和专业的搜救部门。原则上落在谁的地方谁去。比如这次事故虽然说是越南和马来西亚交叉海域,但实际上,那是公海,并不是越南的领海,或者马来西亚的领海,各个国家只要有能力派到那去,都可以去搜救,这还是一个人道主义原则,各国根据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力使多大劲。而且凡是签了海洋公约的国家,都有义务去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