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这是一种交换。
宋晓军:
对。
主持人:
所以你看,实际上现在很多媒体,我们这也做了一个图板在这来看看,就是如果它一旦解禁的话,在现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日本的一些军工企业,当然主要是它的防卫省了,跟美国的F-35刚才您提到了,实际上跟澳大利亚也有,然后跟英国、法国、土耳其,包括印度都有相应的东西,所以有的媒体就说这等于是日本的军工企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您不认同这种说法?
宋晓军:
我觉得短期之内不可能,因为日本的技术太贵了,就是日本的合作的技术是非常贵的,我们看到它每年,未来五年每年增加的军费的数只是200亿人民币左右,每年增加200亿,这个数很。另外日本如果按照它国内的采购价去卖给别人的话,别人不如买美国的,何必再转一道手。
主持人:
但是我觉得因为之前的“三原则”有的人说基本上不允许出口,所以日本的很多军工企业被压着,没有这个能力。但现在对它来讲是不是一种很好的一种释放?
曲星:
所以我感觉这个“三原则”正是把它从法律上把它进行的变化,实际上是对日本军工企业我觉得是一种恶性的刺激,为什么说是恶性刺激呢?因为二战后的作为历史来说,日本对历史侵略战争历史要负的责任之一就是不能发展太强的军工企业,不能超出自卫的范围里面这样的军工企业,所以它的军工企业实际上它的发展是受到限制的,它的资金实际上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跟那些企业的大头,大企业想发展的规模来比的话是不够用的。
主持人:
而且就像您说的这个东西是一种方向性的,是一种政策的调整,一旦调整之后也许像宋先生说的短期内不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的像曲老师所说的一种恶性的刺激。好,时间关系我们就谈到这。我们去一段广告。
对于安倍内阁的这一动作,日本国内自然是颇有叫好者,他们认为现行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已经落后时代,制定新原则可以应对安全环境的变化,但是反对者的声音也十分的强烈,他们认为“武器出口三原则”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印象是日本不会成为一个死亡的商人,一旦取消“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将丧失和平国家的形象。好了,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