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民”|军工突围,揭开国防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文辉 魏宏涛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7-10-15 03:11

主动的收放之间

合理用好“两只手”

就在前不久,工信部和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2017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国家连续8次印发此目录。这些军用技术曾遇到 “找婆家”的烦恼。

近期,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在绵阳给出了这样的解答: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资本众扶”,市场可有效推进众多高精尖军工科技项目转移孵化。借助大赛,绵阳初步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军民融合产值占据四川省半壁江山。

军工项目的转化依赖市场找到“好婆家”,充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转移孵化。早在2013年,《目录》就对“军转民”的合作方式给出方向指引:通过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形式。近年来,资本大门逐渐敞开。市场上军民融合类基金迅速成长,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军用项目受到资本热捧。鲜花掌声的背后,是这些国防科技市场价值的日益显现。

实践证明,“军转民”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该放手处适当“收手”,需要政府主导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收放之间,两只手同向协调用力,助力“军转民”落地转化,实现价值最大化,才能为服务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科学的以点带面

协同登顶产业“珠峰”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主席强调向军民融合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

如果说这个点是重大工程项目的话,这个面就是整个国防科技工业。要使国防科技工业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中间不可或缺的链条就是产业化融合水平。重大专项工程就像一群登山运动员,他们彼此用绳索连结在一起,一个先上去,然后用绳索相继把其他人“拽”上去,点线面结合,以点促线,以线带面,从而达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新高度。

以北斗导航系统为例,根据计划,明年之前我国将完成18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与天上的繁忙相呼应,神州大地上北斗商用产业化路径日渐明晰。今年9月,新一代北斗芯片正式发布。有专家认为,经过几十年探索,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日趋成熟,军民融合之路正越走越宽。

欣喜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并非孤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重大专项工程接连取得突破,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撬动千亿产值,带动定位导航产业蓬勃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上千项航天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不断刷新下潜深度,有望引发民间深海开发热潮……这些重大专项都是率先登顶的“优秀运动员”,它们在产业融合中协同登顶,不断挑战和刷新军民融合的“新珠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