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竞技产业在这两年的发展,电竞解说员这一职业也变得热门起来。在昨天闭幕的2013Chinajoy上,不少展台的电竞解说员都纷纷与电竞迷互动,甚至解说起了水友赛(电竞迷之间的比赛)。游戏风云知名DOTA解说员周凌翔(海涛)在解说完一场水友赛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海涛历数了他的艰难成长道路,并表示自己渴望在电竞界成为像黄健翔这样的着名解说员。
解说之道
边普及边解说,先把自己变玩家
在解说完一场水友赛之后,尽管已经很渴,但海涛还是满足了每一位水友以及粉丝的合影、签名要求。随后海涛走回演播室一口将一瓶矿泉水喝掉大半。“电竞解说特别需要和观众进行互动,如果你的解说场下没啥反应,那你的解说就是失败的。”
谈起电竞解说与传统解说的区别,海涛认为电竞解说必须把普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能像传统解说那样去带动气氛。“传统体育项目,像足球、篮球,比赛规则、内容是不变的,然而电竞因为游戏版本不断变化,游戏项目也会推陈出新,所以我一边解说一边还要及时向观众普及。”在普及工作之后,海涛也会注意场下观众的动态,进一步完成好与观众的互动。
大家往往认为电竞解说员只要会玩游戏都能做,但事实上电竞解说员的解说也不是随便说说。海涛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一个英雄所放的绝招的覆盖范围,对于一位电竞选手来说可能只需要凭感觉知道大致范围即可,然而电竞解说员就必须把这个范围用数字化来表达,“775码的攻击范围,能不能打到?命中了!”此外,电竞解说员还要对电竞游戏的每个人物、每种绝招,甚至每种打法都有深入的了解,先把自己变成一个玩家之后,才能去解说好电竞选手的比赛。
4天的Chinajoy,海涛每天都会来到游戏风云展台现场解说互动,这个双休日对于他来说是完全扑在了工作上。闲暇之余,海涛也会看看手机屏幕上儿子的照片,这种休息日工作状态对于海涛来说已经习惯,“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哪怕是在工作也感觉很放松!”
经历寒冬
短暂放弃不为金钱为爱情
正是对DOTA的热爱才支撑着海涛艰难地走过电竞行业的寒冬,步入今天电竞行业的春天。
2004年海涛考上了韶关大学法律系,随后他发现法律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这也让他一度比较迷茫。大一选择学生社团时,他申请了广播站,并在那里认识了当时的同事,现在的妻子赵佳。进入大学后,海涛继续玩高中就喜欢的《魔兽争霸3》,到了2006年游戏风云WAR3黄金解说搭档“BBC+老杨”最红火的时期,海涛每天都会在游戏风云上看他们的解说,过着平淡的上学、玩游戏、做广播节目的日子。
直到2007年的一天,游戏风云官网上出了一个叫“播天播地”的解说视频征集大赛,报名网站上不但详细列出了制作游戏解说视频的教程,还贴出了一个很吸引海涛的奖励,获得第一名的可以免费游上海并与BBC和老杨一起解说一场WAR3。海涛心动了,于是他找了一个有DV的朋友帮忙录视频,第一次做了出镜解说,后来这个参赛视频获得了第一名,海涛如愿来到了上海。来到上海后,海涛在经过短暂考虑,决定加入游戏风云成为实习生。虽然在上海举目无亲,一个月也只有500元的实习补贴,但海涛还是坚决地跟大学老师请了假,保证按时回来考试并且不会掉成绩。于是他就毅然告别了家人和女友赵佳,孤身一人来到上海。“当时我就认定这是我最喜欢做的行业,于是去向一个个老师请假,从辅导员到老师,再从老师到院长,终于都被我说服了。”
2007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对于在游戏风云实习的海涛来说,真是痛并快乐着。他住在闸北区大宁国际旁边的群租房里,三室一厅里住了十多个人,他选择了每月280元的一个小隔间来容身。每月领500元的实习补贴,加上家里寄过来的300元,当时的海涛就靠着800元在上海“活着”。回忆起那段经历海涛依然面带笑容,“每天骑个自行车上下班,什么工作都要做,一个月吃的最多的就是包子,因为便宜!当然我也很感谢我的同事们,除了公司每天补助的午餐外,117和BBC一直把他当弟弟照顾,常请我吃晚饭。”
2008年底,边实习边坚持学习的海涛最终考过了所有科目,顺利地大学毕业。然而不幸的是,由于2009年世界金融风暴影响,游戏风云进行结构收缩调整,海涛无奈之下接受领导建议去了当时在无锡的PLU游戏娱乐传媒。海涛就在这样的团队里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趟学习之旅,他负责两个节目,一个是与优酷游戏频道合作的《游戏星期二》,一个是《DOTA全明星之夜》,他也是从这个时期才开始全面接触DOTA。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家乡默默等待海涛多年的大学女友赵佳开始着急了,虽然她一直支持海涛的工作,但是青春不等人。结婚还是分手?现实问题终于摆在海涛面前,海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家庭,决定回去结婚。他无奈地放弃了刚刚开始的DOTA节目,回到家乡进入韶关人民广播电台做起了新闻主播,并在2010年6月正式与赵佳结婚。“我当时真是一穷二白,她能一直等我并和我结婚,我真的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