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领导在一次安全工作会议上讲:“对安全不能存有丝毫的麻痹思想,而应‘小题大做’”。笔者以为,要做到这一点,安全工作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强烈危机感,善于小中见大、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方能做到禁于未萌、止于未发,防患于未然。
安全工作中的“小题大做”,顾名思义就是对那些细小的尚未造成事故的苗头要紧抓不放,与发生事故同样认真对待,细查深究。安全工作与其他的工作不同,如果不抓细节,不抓苗头,缺乏“小题大做”的意识,就会给单位的安全埋下深深的隐患。
把“小事”当作“大事”抓。时下,在抓安全工作中,有的同志确实存在一种“抓大轻小”的错误思维。只要不发生事故,不造成坏的影响,平时工作中的“小事”“小苗头”“小问题”往往说得多,抓得少,缺乏末端执行力。有的单位甚至对工作中的“小事”视而不见,最后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实,“小事”与“大事”是辩证的关系,不重视“小事”就会发生“大事”,“小事”处理不好也会转化成“大事”。为此,抓安全一定要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认真分析原因,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查找问题,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敢于揭短亮丑,勇于暴露问题,善于揭露矛盾,真正把教训变财富、把“坏事”变“好事”,而切不可搞“欺上瞒下”“小事化了”那一套。
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抓。抓安全工作,若要等到自己“亡羊”之后,才开始“补牢”的话,往往为时已晚。这就要求我们,当别的单位发生问题时,不应把别人的事故当故事听、把别人的问题当笑料传,而应当善于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来对待,引以为戒,联系自身实际,深入分析本单位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正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做到别人“亡羊”我“补牢”,别人“吃堑”我“长智”,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
把“苗头”当作“事故”抓。“苗头”与“事故”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苗头”是“事故”的前兆,也是“事故”的信号,一旦出现了“苗头”而不及时加以消除,就有可能演变成“事故”。抓安全工作,看不到“苗头”就会引发“事故”,查不出隐患就要影响安全。因此,当本单位出现某种事故“苗头”时,要紧盯不放,以小见大,小题大做,一抓到底;要善于透过“苗头”现象看到“事故”本质,以“苗头”查问题,以“苗头”找“漏洞”,反复抓、抓反复,切实消除隐患、堵塞漏洞,真正把“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