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国际观察>>正文

日本问题专家:一战后的德国与今天的日本

来源:求是作者:汤重南责任编辑:刘航2014-01-04 11:23

四、当时的德国与今天的日本扩军备战都受到某些大国的纵容

纳粹德国之所以能一步步突破国际秩序束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很大程度上是英法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的结果。当时,英国张伯伦政府考虑让东欧满足德国的部分领土要求,划东欧为德国势力范围,鼓励德国东进。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署《慕尼黑协定》,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西方大国想以此“祸水东引”,幻想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他们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安倍上台后,在外交上打意识形态牌,抛出所谓“战略外交”、“价值观外交”和“积极主动外交”三原则,表示将大力巩固和加强日美同盟,积极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安倍还频繁展开针对中国的外交活动,构筑“对华包围圈”。安倍政府还通过经济上减免债务、增加援助和投资等手段,竭力拉拢一些国家为其所用。

当年西方大国“绥靖主义”造成的恶果是否会在今天重演?国际社会一定要十分警惕。其实,在日本扩军备战、构筑“对华包围圈”、否定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动背后,我们也能看到某些大国的纵容乃至暗中支持,也能看到这种支持背后的“祸水东引”图谋。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时,未能料到德国会把侵略矛头对准自己,今天,某些大国自以为牢牢掌控着日本,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姑息养奸,最终也可能养虎为患。

一位美国作家说过,“过去永远不会死去,过去甚至不曾过去”。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也是日本一些政客预言的所谓“安保年”,安倍政府可能会有更多的政治军事冒险行动。国际社会千万不要以为历史不会重演,以为日本国内民意反对战争,日本政客就会畏惧民意,不敢肆意妄为。殊不知,民意是可以被政客操纵的。纳粹上台前的魏玛德国也是一个有宪法保障的民主国家,也存在反对战争的进步力量,但希特勒仍然在选举中获胜夺取政权并发动了侵略战争。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国际社会就一定要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保持高度警惕,毫不妥协地与其一系列政治军事冒险行动作坚决斗争。

(作者系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