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热点透视>>正文

军人最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滕晓东责任编辑:刘航2014-01-23 16:38

(原题:永远的“黄继光”)

没有想到,自己能够离英雄如此之近。

采访“黄继光英雄连”的日子里,每天都与“黄继光”亲密接触。

在英雄生前所在连的门口,坐落着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雕像。“黄继光班”的宿舍里,一直为黄继光保留着床位。

连队荣誉室内,还陈列着一个“传家宝”——一尊高34厘米、宽32厘米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半身铜像,被官兵们称为“活着的黄继光”。

这是一尊永恒的雕像。汉白玉底座上,刻有郭沫若亲笔题写的横批“凯歌百代”,以及他的题诗:“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

讲解员介绍,黄继光生前没有留下过一张照片,他的面容是根据他的战友和家人描述塑成的。当年,部队共塑造了3尊这样的铜像。其余两尊,分别赠送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英雄家乡的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以供“天下同钦”。

同在全军英模挂像之列的雷锋,也曾是黄继光的“粉丝”。几年前,采访雷锋团期间,记者脑海里就烙下一个深刻的印记——雷锋留存的一册笔记本上,有一个醒目的黄继光画像,雷锋在画像两侧写道:“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永远向您学习!”

英雄有灵应笑慰——像雷锋一样,一代代“黄继光”传承英雄血脉、续写新的荣光。翻开“黄继光英雄连”连史,一幅幅画卷波澜壮阔:1998年,连队官兵像坚守上甘岭坑道那样守大堤,像黄继光堵枪眼那样堵管涌,战胜8次超大洪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连队官兵日夜奋战在英雄的家乡,灾区百姓动情地说:“黄继光又回来了”……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军人最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黄继光的举动,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当年的上甘岭,为何成为对手的“伤心岭”?毛泽东说:“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这种“气”,指的就是英勇顽强、能打胜仗的胜利精神;这种“气”,永远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强大精神武器。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如今,我军空降兵已从单一的“背伞的步兵”,发展成为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空中集团军”。“钢”多了,英雄气同样不可缺,正如一位西方战略家所言:“一支军队没有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没有软实力更不行,可能不打自败。”

从世界战争史上看,空降作战的战场环境历来十分险恶。锤炼铁血作风、锻造“空降尖刀”,永远是“黄继光”们的必修课!无论今天,还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