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八方来声>>正文

纪明葵少将:克里米亚入俄后的世界格局

来源:中国网作者:纪明葵责任编辑:刘航2014-04-03 12:55
 

当地时间2014年4月2日,俄罗斯罗斯托夫,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眼眶湿润,难掩悲伤。他称自己根本没有想到局势的发展会导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结局,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将会尽全力阻止俄方的企图。亚努科维奇在采访中表示,他请求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是一个错误,他依然希望能与普京谈判劝其归还被吞并地区。(供图:东方IC)

俄罗斯果断的收回克里米亚,然后在撤离对乌威慑的部队,不再肢解东乌克兰,交还乌克兰被扣留的坦克,缓和与乌克兰的矛盾。这步棋看着轻易,使乌克兰战火偃旗息鼓,美俄双方鸣金收兵。

俄收回克里米亚的底气

普京的行为方式的确与众不同,来的更直接,不作任何缓冲,不留任何余地直接收回克里米亚。不怕引起国际误判和剧烈冲突,让西方设想的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也许这恰恰就是冷战时期给俄罗斯留下的政治遗产和十年经济实力恢复的体现,俄罗斯要重新找回大国地位。

西方人一向是得寸进尺,见缝插针。在乌克兰政治外交进入博弈阶段,美国加大了对乌克兰临时政府的扶植,欧盟也加大了对临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两者加在一起准备援助160亿美元。正是因为美欧的这种态度,激发了俄罗斯一举吞并克里米亚的决心,就在两天前普京还声称不打算让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中国的态度也使普京有了底气。中国对乌克兰局势的态度一直坚持一惯立场,但实际上却是明晰和有原则的。

首先,中国不会干涉乌克兰问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决定了中国不干涉内政、不主导地区事务、不经营势力范围。中国只表态尊重乌克兰人民的选择,并加强与乌克兰的合作,严格遵守中乌联合公报所确定的内容,这同样坚定了乌克兰发展中乌关系的信心。乌克兰无论将来谁上台都要恢复经济、稳定社会,与中国履行双方协议是两者的重要保障,中乌已经签定了180亿的经贸协议,中国在乌克兰动荡情况下仍愿严格履行协议是乌克兰求之难得的。

其次,中俄战略协作处于优先地位。在全球战略中,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就是西方所定义的准盟友关系,而我和美国是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中俄间全球战略协作,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地缘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的协作。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重点是寻求全球战略利益上的切合点,两种关系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俄的协作关系,决定了中国的政策取向,不会直接公开地支持俄罗斯,但可以投弃权票。弃权的本身就是对美欧提出的方案不予理睬,对俄的行为不予以追究。这就是中国对俄罗斯采取行动的明确态度,俄罗斯自然心知肚明。

其三,中国不赞成破坏国际原则立场俄可理解。现行国际规则对一个独立国家的确认:一是自然存在的国家,二是反对殖民统治经独立解放斗争建立的国家;三是宗祖国经议会表同意独立的国家;四是经全国议会表决同意解体,从新按行政区划独立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没有完全统一的国家,反分裂法明确规定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意,任何地区不得宣布独立,如果中国宣布支持克里米亚公投与中国国内法不一致,这是俄罗斯十分清楚的,中国在科索沃、南奥塞蒂、阿布奇兹问题上都采取了相同的立场,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也不会设想中国能表态支持。

其四、中俄贸易让俄更有底气。美欧对俄经济制裁是一把双刃剑,美欧经贸会同样受到影响。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不愁销路,只要与中国保持经贸合作,制裁就不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多大影响,这使普京胸有成竹,对制裁根本不予以理睬。

其五,中国反对北约东扩与俄利益一致。中国正与欧盟合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改革,推动世界多极化,中国支持欧盟东扩,但反对北约东扩。乌克兰的国内动乱有明显的北约东扩意图,因此中国也不可能支持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如果中国明确支持欧洲,那只能加速东西对抗,这不但对中国的国际博弈大局不利,对世界格局的稳定也不利,中国不希望搞东西对抗的新冷战,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充分拓展了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双方关系不会因乌克兰问题受到影响。

其六,中国弃权是以柔克钢让美国感受中国的力量。中美之间正磨合建立新大国关系,坚持不对抗、不冲突的发展方向。米歇尔柔性外交、习奥荷兰会晤都是要维护现有的中美关系,因此,在处理乌克兰问题上中国采取弃权的办法让美国再一次感受到中国以柔克钢的力量,这也是对美国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的一个回应,美国即便有苦也难言。

中国弃权的态度非常准确,一方面向俄罗斯表明了中国对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俄罗斯充分理解了中国国内所面临的民族分裂问题和中国的一惯外交原则,更让美国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