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科研铁人”,难题压不倒,危险吓不住,身上始终奔腾着攻坚克难的热血——
“怕苦怕死,还搞什么战场防护”
“我们都有强军梦,但梦想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怕苦怕死,还搞什么战场防护?”李曙光常对身边的年轻同志说。
李曙光是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出生的,老伴调侃他:一出生就是劳动的命。多年来,他的日程表中没有节假日。从实验室到家的路只需步行5分钟,他却经常扎在实验室,就连春节也大都在基层部队和工厂度过。常年加班熬夜让他常掉头发,同事们看了心疼,他却说:“掉点头发算什么,只要没掉脑袋,就继续干下去。”
那年夏天,李曙光带领团队在兵工厂搞装备研制,身上衣服全被汗水洇湿,连三班倒的工人都累得说:“这样干下去,连铁人都得化啊!”第三军医大学领导带队去调研,到现场看了一圈都没能把他认出来:满身油污,油味刺鼻,李曙光从此便有了“科研铁人”的称号。
一次,李曙光患重感冒发烧,但坚持按既定日程到东北寒区部队调研试验。一台救护装备在试验中“趴窝”,李曙光为找到故障原因,脱下手套钻到装备底盘下忙碌了一个多小时,结果双手被冻伤。同事说:“老李,你对装备比对自己还好,真是不要命了!”
说起不要命,李曙光的故事可真不少。扫雷防护装具装备扫雷部队后,它的可靠性究竟如何?李曙光当场穿上防雷鞋和防雷服:“今天的雷场我先上!”
2011年夏,李曙光带领科研小组在某海域开展两栖装甲救护车性能试验。突然间风起云涌,大雨倾盆。然而,这正是测试装甲救护车恶劣天候下性能的好机会。李曙光穿上救生衣爬到装甲救护车顶上,从容下海。
大海中的装甲救护车就像一片树叶,有个巨浪打来差点将它淹没。李曙光身体剧烈摇晃,他死死地拽着救生绳,亲身体验车辆性能。为获取海水浸泡伤救治的准确数据,他不穿潜水服扎到海里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