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资料>>轮播图>>正文

人类探月:美苏太空竞赛的重头戏

来源:军工文化作者:广林星云责任编辑:杜汶纹2014-03-14 15:40
正当美国人小有得意之时,1966年2月3日,英国焦德雷尔班克天文台意外收到了来自月球的神秘讯息,让所有人面面相觑。有人听出那是传真机的信号音,于是急忙从附近报社取来一台传真机,结果看到了另一个星球的地平线——在几度失败后,苏联“月球”9号使用气囊首度实现了月面软着陆。它像花瓣一样分裂展开,伸出几支长长的鞭状天线和探头探脑的相机,像极了科幻小说里降临地球的外星飞船。首张月面全景照片被英国报纸抢先刊登,苏联表示自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过,照片正确的长宽比只有他们自己知道。1966年4月3日,又一个探月新纪录——首次绕月飞行落到苏联手中。为了抢在美国之前实现绕月,苏联首个绕月卫星“月球”10号简陋到连照相机都没装,却能从月球附近发回《国际歌》信号,并在苏共党代会上播放——事实上,会场播放的是地面录制好的版本。接下来,苏联又发射了一个携带机械臂和测力计的花瓣式着陆器“月球”13号,以及另外三颗绕月卫星“月球”11号、12号和14号。不过,与美国举国上下的齐心协力不同,对是否实施载人登月,苏联一直摇摆不定。1964 年跟风作出决定后,国力只及美国一半的苏联又同时上马了载人绕月和载人登月两个项目,并且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几个设计局无休止的争吵与反复。苏联载人探月计划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美国虽然与多项纪录失之交臂,取得的成果却比苏联像样得多。带有三条腿支架,头上耷拉着太阳能电池和板状天线的“勘测者”着陆器共发射了7枚,有5枚降落成功。它们在各自的着陆点现场拍照,伸出长长的折叠臂测定月壤的承受力和元素成分,其中的6号还尝试了落月后重新起飞。 5颗形似风车的“月球轨道器”先是详细拍摄了预定的登月着陆区,随后又加拍了99%月球表面的高分辨率照片。相比之下,苏联只有一颗绕月卫星“月球”12号拍摄到照片,并且照片质量不敢恭维。

苏联已经觉察到处境不妙了。美国为“阿波罗”计划积累经验的“双子座”飞船任务进展十分顺利,但在1967年1月的“阿波罗1号”地面演练中,三名宇航员不幸被大火吞噬,美国宇航局只能放慢脚步,对飞船设计进行彻底整改。与此同时,苏联新研发的“联盟”飞船屡遭挫败,第一次载人飞行就把宇航员科马洛夫活活摔死。一向胆大的苏联人开始变得缩手缩脚,认为必须在无人飞船接连成功四次之后,载人绕月任务才能成行。

1968年9月21日, 苏联的无人绕月飞船“探测器”5号携带着两只海龟,在绕月之后成功溅落印度洋。然而一个月后的“探测器”6号却在尝试降落苏联本土时坠毁。没过多久,从美国传来的消息让他们大吃一惊: “阿波罗”8号已于12月25日抢先实现了首次载人绕月飞行。三名宇航员面对着从月球背面缓缓升起的蓝色地球,情不自禁诵读起了《创世纪》的章句。苏联人的阵脚被彻底打乱了。尽管后续的无人绕月飞船“探测器”7号和8号都取得了成功,拍到了和“阿波罗”8号一样的“地出”照片,但这已经太迟了。“探测器”飞船终于没能把苏联人送去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