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揭秘:火箭军一级军士长为何被称作“导弹兵王”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8-09 04:06

奇哉,导弹兵王

本期关注:火箭军一级军士长

今年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50周年。50年来,一代代官兵把砺剑报国作为使命职责,用忠诚和智慧锻造共和国倚天长剑。在这个英雄行列里有个特殊群体:他们佩戴我军士兵的最高军衔,在精武强能、精益求精中练就一身过硬武艺。他们就是身怀绝技的“导弹兵王”——火箭军一级军士长。本期《士兵面孔》,我们走近4名不同岗位的一级军士长,倾听他们成为大国长剑“金牌驭手”的精彩故事。

精益求精,方能决战决胜

神 针

潘海亮 火箭军某旅发控技师,曾获评全军首届“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高明俊 摄

大漠深处,风卷狂沙。

正在执行某新型导弹发射任务的某旅官兵,因为发控台漏电流指针摆动异常急躁难安,唯独发控技师潘海亮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平静如常。

只见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指针的摆动,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牙白,转身向指挥员报告:电缆内部断线与屏蔽线相碰造成漏电!如他所言,操作号手在电缆接头处很快找到了故障点。连接断线,故障排除!

“点火!”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墨绿色导弹腾空而起,直刺苍穹。

官兵们知道,在数十根细如发丝的电线中,能够如此精准定位故障点,绝非一日之功。

那年,发射任务前,官兵在强化训练中发现某等效器指示灯不亮。是操作失误还是设备故障,不少人捏了一把汗。

虽说只是一个灯,但背后联着百余开关接口,故障查找难下手。谁知,负责把关的潘海亮手持万用表这里量一下、那里测一下,便果断定论:该等效器存在潜电路,特定条件下会引起正负母线通路,实装操作时并不影响任务。

结论一经验证,官兵悬着的心落了地,潘海亮也被赞誉为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

在导弹专业中,潘海亮所学的控制专业最复杂。当兵的头几年,他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电子电路书籍、导弹专业理论不离手,跑电路、背原理,边学边问边动手,系统掌握了所有相关专业。

那时,他所在的发射五营刚刚组建,没有专业教室,操场、走廊、路灯下都是他学习的场所。

在战友们“走火入魔”的评价中,潘海亮开始崭露头角。2001年底,旅举办首届士官技术尖子控制专业擂台赛,他一路过关斩将夺得擂主。几个月后,又与其他9个专业擂主轮番较量,荣膺全旅总擂主。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那年兄弟单位执行一项特殊发射任务,上级抽调他担纲技术把关,一次通电操作,电表显示升压超过额定值。

“电路接通时,切换反馈电路的继电器氧化后,阻值变大形成压降,反馈电压小了,供压就大了。”在场的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潘海亮就将现象原因脱口而出。是真是假一验便知。发射场上无小事,几位专家通过对该继电器单独供电100多次,最终验证了潘海亮的结论。面对战友们竖起的大拇指,他谦虚地说:“熟能生巧!”

官兵们知道,一句“熟能生巧”的背后是他20多年的钻研和积累。入伍以来,从没停止过学习的潘海亮,除了成为“本专业精通、跨专业全通、全系统多能”的专家型士官,撰写的《平台归零技术》被推广使用,主编的专业资料被火箭军列为训练教材,还带出一批“高徒”成为导弹发射的骨干力量。

心声

成功之巅没有捷径

■潘海亮

每一次处危不乱的背后是无数次通宵达旦的苦心钻研,每一次气定神闲的背后是无数次精武强能的苦练。我坚信,成功之巅没有捷径,勤学苦练才是王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