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永远铭记它的生日
1946年3月1日,通化中学临街的校门,用松木杆儿和松树枝搭建了彩门。大教室前是航校成立大会的主席台,14块黄纸上写着14个黑色大字“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大会”。
全场人员都不约而同地注视着主席台上的两位领导,一位是何长工,一位是常乾坤。主持大会的黄乃一向大家介绍了何长工与常乾坤。
曾经从井冈山跟随毛主席一路走来的何长工,接过黄乃一手中的铁皮喇叭筒,语音中带着振奋,他先宣布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成立,接着宣读了航校主要领导干部的任职命令:
校长:常乾坤
副校长:白起
副政委:黄乃一、顾磊
政治部主任:白平
教育长:蔡云翔
校参议:林弥一郎
主任飞行教官:林弥一郎
训练处处长:何建生
学生大队长:刘风
学生大队政委:陈乃康
何长工讲话之后,校长常乾坤发言。常乾坤的讲话嗓音洪亮,全场兴奋。他描绘了航校的发展前景,就是为人民空军培养“种子”,培养多种航空人才。讲到困难,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航校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航空专业人才,航空总队做出了这么好的准备工作,相信航校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关于创造奇迹,校长常乾坤放开嗓音问大家:“同志们哪,大家说是不是啊?”会场一片回应——“是!”
最后,常乾坤请大家记住,1946年3月1日是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的生日。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先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习称东北老航校。它的创建,是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新纪元,不仅为人民航空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还摸索积累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创办航校的丰富经验。
(图片由空军航空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