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老航校学员首亮相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菅琳
2016-05-31 14:18

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北京,天安门广场。

下午4时,阅兵式开始。

受阅的部队从天安门前自东向西行进,接受检阅。受阅部队以海军为前导,步兵方队、炮兵方队、战车方队、骑兵方队威武雄壮地依次走过广场。

此时,南苑机场上的17架飞机,在由东北老航校教员、学员组成的空中受阅中队的驾驶下,按预定计划先后起飞,每架飞机均按规定的航线、高度、速度,在通县双桥上空盘旋待命。

参加空中阅兵的23名飞行人员全部来自东北老航校。

常乾坤对飞行员十分有信心,但还有一个头疼的难题,那就是,当时我们的飞机太少,在天上飞忽啦一下子就全没了,又不可能像坦克那样来些慢动作,群众不满意怎么办?除了执行战备任务的飞机外,只能出动17架,那么,再从什么地方搞几架战斗机呢。

“叮铃铃!”

聂司令员在电话中讲:“指挥部希望你们飞机再飞一次,怎么样?”

空中阅兵方案送到了苏联顾问手中。

这位苏联派来的空军顾问是一个中将,他曾参与了中苏民航第一条航线的开辟工作。他看了方案后,连说不行,飞第二次出事怎么办?

常乾坤、油江坚持再飞一次的方案。他们的计划是,9架P-51野马战斗机飞过之后,绕一个圈再续上慢腾腾的运输机,第二次通过天安门。

这无疑给飞行增加了难度。

邢海帆和战友们彻夜不眠地研究着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受阅,就是旧中国也没有搞过。更何况五花八门的飞机,各有各的高度,各有各的速度。野马式的P-51翅膀一甩,就窜出400多公里了,而最慢的运输机,才爬行几十公里。就是同一型号的飞机,速度也因零件的拆换而不同。除了速度,高度也是一大难关,必须精确计算高度,谁在第一层,谁在第二层,差之毫厘将会失之千里。

空军参加检阅的计划图交到大会筹委会了。四种飞机三个高度,通过检阅的时间精确到秒。航图规定所有的飞机在通县双桥铁塔尖会合,分出高度,编好队形,再飞向天安门。

4时35分,开国大典阅兵式的分列式开始,17架飞机分成6个分队,在空中领队邢海帆的号令下,各分队保持规定的高度差、速度和时间,由东向西依次进入航线。

接近东单时,从空中可见地面上的人流和红旗,再往前是解放军的坦克部队,铁流滚滚,浩荡前进。

人民解放军的空中机群轰鸣着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30万群众的欢呼声和飞机马达轰鸣声汇合在一起,响彻古都北京,天安门广场成了欢呼沸腾的海洋。

“我们的飞机编队飞过来了!”

人们凝目向蓝天眺望。只见排列成“人”字型的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的机群,在震耳欲聋的引擎声伴随下,展翅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在前面的9架P-51战斗机刚飞过天安门上空,又从复兴门上空作右后转弯,沿北城墙上空又返回东单,正好与最后的教练机编队衔接,又一次飞过天安门上空。

由于P-51战斗机飞了两次,于是不明真相的外电纷纷报道,神秘的中国空军出动了以野马式战斗机为主的26架飞机参加开国大典。

让飞机和坦克同时出现在阅兵场上,是苏联顾问的主意,这是显示人民解放军强大军威的最佳时机。苏联的红场阅兵就是这样的。

此刻,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主席,缓缓抬起右臂,将手掌搭在了前额上,凝目仰视着天空。周恩来用手指着空中,同毛泽东主席谈笑着。

当染有鲜红“八一”军徽的机群平缓地掠过毛泽东主席的头顶时,他笑了,红润的双颊透出一股令人钦佩的刚毅和自豪。

开国大典后的当天下午,飞行员们刚刚返回南苑机场,就接到参加国庆盛大宴会的通知,邢海帆和战友们来不及换下飞行服,就兴高采烈地乘车赶至北京饭店。

盛大的国宴上,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来到飞行员席间举杯祝酒。

周副主席高兴地说:“你们飞得好!飞得好啊!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希望你们努力。”

朱德总司令举着斟满了酒的酒杯,边与大家碰杯,边高兴地大声说:“我代表毛泽东向大家敬酒,现在我这个总司令,是名副其实的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